专题文章
湖南“藏粮于技”筑牢丰收之基,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
发布时间:2024-06-14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调研走访--650-400.jpg


通过铁塔“哨兵”,田长能够对疑似破坏耕地的行为作出及时、精准的处理;开展低镉水稻、耐盐碱水稻联合攻关,实现低镉水稻年增100万亩;自主研发多种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的“小专巧智”特色农机具……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南不断在“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上发力,让科技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如今,在三湘大地上,一个个科技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广袤田野,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省政协围绕打造智慧智能农业、种业“芯片”、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系列履职成果。在调研中,农业科技取得的新成果新成效,备受政协委员关注。


守护良田,确保耕地数量


2022年底,一款名为“湖南田长”的App上线后,受到全省各级田长的欢迎。该App不仅能够为各级田长提供田间情况实时监控,还能为广大群众提供线上监督渠道。


“湖南田长”App不仅有定位、巡查、问题上报等功能,而且耕地、道路、房屋、沟渠、河流的布局也清晰可见。通过“湖南田长”App,卫星监测到的疑似违法建设、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修建道路沟渠、种植果树林木、挖塘养鱼等图斑,都会及时发送给田长等有关人员,以便他们到现场进行核实。


“目前,通过集成卫星遥感、航空摄影、铁塔视频、网络集成等多元技术,湖南已经基本建成了‘空天地网’一体的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切实提高了影像获取和分析能力,确保能全面及时掌握全省耕地变化情况。”省政协委员、省自然资源厅厅长李全胜介绍。


科技赋能不仅让耕地数量有了保障,也让耕地质量标准得以提升。


近年来,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约3600亩基本农田全部实现“小田改大田”,原来需要400至500个农户耕种的田块,现在仅需3个合作社、40名农机手就能完成,而且每年每亩可增收约300元。


这只是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内全省将完成300万亩以上建设任务,到2030年480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下转A2版②


浏阳市一乡镇的部分耕地遭受污染,该村曾多次计划改良这片耕地,但因成本太高一直未实施相关工作。在该村周边的大型建设项目启动后,为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这片土地得以“搬家”到另一个村。为了确保剥离深度精准、土壤质量合格,项目方在工地上安装了摄像头全程监控,对每一车土壤进行查验。如今,该村与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签下1000余亩土地的10年租约,预计未来每年可为村里增收170万公斤粮食,增收超过400万元。


选育良种推进种业创新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强农必先强种。作为种业大省,湖南充分发挥种业科研优势,扎实推进种业创新高地建设。


目前,湖南拥有以中国种业龙头企业隆平高科为代表的种业企业400余家,商业化育种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杂交水稻供种量占全国1/3以上。


2023年6月,作为湖南四大实验室之一的岳麓山实验室,全面实体化运行,着力打通“产学研”链条,不断攀登种业高峰。“十四五”期间,岳麓山实验室每年将有2亿元以上的财政资金投入,用于科研攻关,力争在设计育种、优质杂交稻等重要战略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2023年到2025年,实验室计划每年完成50个以上农业生物新品种的选育。


好种子需要推广运用,撒到田间地头方能开花结果。近些年,经农技员的推荐,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种粮大户戴宏选择的都是米质好、抗倒伏、产量高、效益好的优质高产品种。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他的双季稻每亩产量突破了1100公斤,每亩纯收入突破了1000元。


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今年湖南将推广特定绿色优质水稻面积180万亩,建设“一企一片一种”优质稻生产基地,力争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以上,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研发良机助力农业生产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衡南县蒋家桥镇位于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地带,全镇有近3.6万亩耕地。该镇种粮大户曾庆文有育秧机、收割机、旋耕机等10多台农机,这些农机已经成为种粮的好帮手。每到秋收的时候,曾庆文的收割机便会在金黄的稻田里来回穿梭,精准而迅速地“吞下”稻穗,把一粒粒稻谷收入囊中。曾庆文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收割又脏又累又慢,现在省时省力省成本。”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2023年,湖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其中机械化种植占53%,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由于湖南多山丘陵耕地,许多农机下田难、作业难。针对这些问题,近些年,湖南瞄准农机市场的“痛点”,投入资金2.5亿元,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专精特”核心技术,制造“小而美”系列产品,推出了数十款适合丘陵山区的新机具。


双峰县素有“中国农机之乡”美誉,拥有农机企业293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生产微电机、微耕机、旋耕机、小型联合收割机等轻便适用实惠特色农机,涵盖粮食生产耕整、栽插、植保、收割、烘干等全过程。


粮食稳产增产的背后,还需要耕作技术、植保技术、培管技术的综合提升。


为推动粮食种植良法的普及,湖南在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落实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和利用田埂种大豆、冬闲田种绿肥等“五统一、两利用”技术。2023年,示范片面积23万亩,双季亩产达1173公斤,较上年增加81公斤,增长6.9%。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