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课教李白的《将进酒》,最后一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个学生突然问:为什么是五花马呢?不是四花马?六花马?
还真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也不曾想过这个问题。后来查了一些资料,五花马指名贵的马,马的毛色作五色花纹。还有一种说法,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上层社会讲究马的装饰,常将马鬣剪成五个花瓣形,称五花马。
在生活中“五”是随处可见的,人有五官,手有五指,花多为五瓣,“五”这个数字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还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五”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杂以成万物”,说的是天地万物都在这五种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字的“五”是怎么造出来的呢?为什么有这么丰富的含义?“五”的上面一横和下面一横组成“二”,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甲骨文在两横之间加一横表示“三”,“三”代表天、地、人,是万物之源。后来古人在天地“二”之间再加一个“二”,用两个“二”表示“四”。
在一个平面的空间里,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处在四方包围之中的内空间——“中”便应运而生了,这个位置显然就是今天所讲的“C”位。
古埃及的数字“五”,在创造上和汉字“五”可谓异曲同工,在“三”上面加上“二”,或写成一颗星星,“五”是了解有形宇宙的关键,因此“五”被称作第一个宇宙性数字。你看,两个文明古国,在文字的创造上,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从数学的角度看,“数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巅。具鼎盛之势,不偏不倚。”古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五”既是阳数,也是最中间的数,“九”是最大的阳数,所以“九五”便代表着至大至尊,因此古代的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喻指他是最正统的。
因为“五”有着“最基础、最核心”的意思,古人便把一些代表基础和核心的东西都用“五”来指称,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五典。《尚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意思是舜慎重地赞美这五种美德,要求人们都能做到。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礼制”为五礼。《尚书》记载:“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意思是“上天”规定了人的尊卑等级,所以要推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这五种礼节,而这种区分等级礼也被用于祭祀活动中。
由这种意义进一步延伸,我们就容易理解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通常用“五”来架构世界万事万物的分类象征系统,如“稻、黍、稷、麦、菽”为五谷,“仁、义、礼、智、信”为五常,“酸、苦、甘、辛、咸”为五味,“金、银、铜、铁、锡”为五金,“宫、商、角、徵、羽”为五音,“青、赤、白、黑、黄”为五色……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设成五个国家。
当然,也有不好的,把“吃、喝、嫖、赌、抽”的人叫五毒俱全,佛教中把“财、色、名、食、睡”称五盖,五种覆盖众生心识,是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
寿、财、康、喜、福称为“五福”,人世间最美的事,不过五福临门。
地有五方,中华大地便有了五岳。西汉时,南岳是指今天安徽的天柱山,隋唐时改为湖南的衡山。北岳原指河北的大茂山,清朝改为山西的恒山。
为什么独独定五岳?不增加一座叫做六岳?这和五个地理方位有关,和“五”表达核心、阔大、均衡有关,虽有变化,仍是五座。“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五岳成了闻名世界的风景。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千百年来,各色人等在这里祭祀、修行、许愿和赋诗摹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因而许多人登临五岳后,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叹。
文 | 熊代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