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省扶贫办探索精准扶贫新途径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7-01-16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创精准扶贫新模式  谱脱贫攻坚新篇章

  ——省扶贫办探索精准扶贫新途径成效显著


2016年4月12日,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志群在全省扶贫办主任培训班上讲话。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我省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就。2015年,全年帮助110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006万人,降到2015年底的445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561万,贫困人口规模由全国第三位降至第五位,贫困发生率由17.73%降至7.84%;5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1545元、1014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84.2%、12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7575元,比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289元有大幅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2016年以来,全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预计年度减贫110万人的任务能超额完成,武陵源区、洪江区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100个贫困村进行脱贫摘帽验收。通过精准有效帮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呈现出了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湖南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要落实好”。同年4月,中央主流媒体齐聚湖南深度报道我省脱贫攻坚经验。2016年9月,全国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我省召开。我省扶贫工作在社会影响力、模式创新性、可复制推广性、可持续性等指标上亮点突出。

  ◆湘声报记者  刘国太


   

  2016年9月20日,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志群陪同国务院扶贫办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团成员,赴郴州宜章县和永州江永、江华县现场观摩。

  【亮点1】

  

  高位推进

  

  构建“1+10+17”政策支撑体系

  “34名省级领导带头,120余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指导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省扶贫办牵头构建了以‘1+10+17’为主的政策支撑体系;省财政加大扶贫投入,新增财政扶贫资金20亿元,较上年增长205%,并从地方债券资金中切块安排21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和落实,大大有利于我省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战术上的‘持久战’打赢战略上的‘攻坚战’。”2016年12月底,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志群深有感触地说。

  “要求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市州、县市区、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6年4月1日,省委、省政府再一次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目前,全省有武陵山、罗霄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000多个贫困村,445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数排在全国第五位,贫困发生率7.84%,我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住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发力、重点突破,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决杜绝‘被脱贫’、搞数字游戏。”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

  “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4年多时间,要实现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每年需脱贫100万人左右,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更明确、更精准的举措,不折不扣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位。”针对我省扶贫现况,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下达了我省“十三五”脱贫摘帽滚动计划,明确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相继推出了系列脱贫攻坚政策和举措,开展了综合督查、专项督查,有效推进了工作落实。

  2015年来,省委、省政府召开有关扶贫会议40余次,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高密度部署推进扶贫工作。2015年7月省委出台了《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2016年1月省委召开高规格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随后又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继14个市州、51个重点县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后,9月19日,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组织召开全省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陈向群、蔡振红、戴道晋三位省领导分别就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劳务协作脱贫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精心调度。

  2016年9月2日,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志群(左),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黎仁寅(中)深入隆回县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与该县兴隆村贫困户促膝相谈。

  

  【亮点2】

  

  改革创新

  

  屡创扶贫新模式成全国样板

  “2016年省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亿余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86个,直接帮扶20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在60个县556个贫困村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扶贫开发模式,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创出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模式。从而改政府单纯“给票子”为结合政策“给路子”,改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改由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重拳出击”。“精准扶贫脱贫要确立能够带动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努力让扶贫对象享受更多产业红利。”省政协委员、省参事室副主任刘清君说,省扶贫办及时编制出台了《湖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为落实“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发展我省特色产业增收脱贫及产业扶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2年我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9.4亿元,帮助23万户贫困农户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五部委对我省打造的‘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家出台的扶贫小额信贷指导意见,基本是以我省的做法为蓝本。”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黎仁寅说,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越到后期越需要啃“硬骨头”, 更需要思想观念求突破和体制机制谋创新。因此,必须要拿出改革创新精神,在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思路、转变效能上求突破。如针对推进劳务输出脱贫,通过产业促进、创业带动等方式,转移就业11.57万贫困人口。2016年4至8月,我省和广东开展了劳务协作脱贫试点,探索形成了“一套机制+一项平台+四个关键环节”的“114”模式,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帮助湘西州18.96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新增转移就业2.2万余人。汪洋副总理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湖南试点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尤其是省内的对接同步进行效果更好。湖南的经验要介绍推广”。

  如麻阳县探索小额信贷新途径,建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贫困农户以小额信贷入股产业项目获利分红。该县兰村乡大坳村、泥溪垅村两村23户贫困户将小额信贷资金75万元按65%占股,投入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产业项目,去年,23户贫困户分红14万元,户均6000余元。目前全县已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组织193家,覆盖18个乡镇84个村1.8万余名贫困户。

  “要坚决完成产业扶贫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四跟四走’带动更多贫困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和民间资金参与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强调指出。

  【亮点3】

  

  福祉民生

  

  迈出可持续致富新路子

  据统计,在我省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的占到60%左右,对于“无劳力、无能力、无资金”、必须依靠国家政策兜底和政府帮扶方能脱贫的贫困对象,省扶贫办开创了以开发式扶贫方式解决救济式扶贫问题的新举措。如江永县投资3000万元连片开发2500亩以夏橙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当地建档立卡的1034名残疾人及4979名贫困户。我省资产收益扶贫“江永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既丰富了扶贫开发理论,又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和推介。

  “如何对这类残疾人弱势群体,在落实并强化低保、五保等国家保障制度的同时,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兜底扶贫相融合,建立起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推动这类群体得到资产收益共享而最终脱贫,意义深远,举措重要,值得重视和更进一步探索。”省政协委员、省残联副理事长谭奇元说。

  “3年帮助13万贫困农户搬进了新居。”省扶贫办一边探索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一边摸索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新路径。我省编制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和实施方案,16万人的年度搬迁计划能够如期完成。着力加强教育脱贫,针对贫困地区人才缺乏的深层根源,实施“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资助1.6万余名学生接受职业学历教育,资助了111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37个片区县扩大到51个贫困县。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培训,扶持贫困家庭“两后生”5.3万人。实行保障兜底脱贫,全面完成了45万社会保障兜底对象认定工作,将农村低保标准从原来的165元/月提高到220元/月,大幅缩小了低保与扶贫的标准差距。开展医疗救助脱贫,初步完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摸底,研究出台了健康扶贫系列政策,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工作明显加强。结合生态补偿脱贫,加大资金项目倾斜力度,在40个片区县和重点县安排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带动5万人脱贫。

  【亮点4】

  

  凝聚合力

  

  开创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

  “贫困地区新增4个国家宜居村庄、6个省级美丽乡镇。推动连片特困地区13条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辐射带动沿线53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支持50个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1978个贫困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完善大扶贫格局上下功夫,省扶贫办全力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广泛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力度,推行林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办法,鼓励民间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把培育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省扶贫办近年来大有作为。”省人大代表、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唐未兵说。

  搭建社会扶贫对接平台,拓展帮扶渠道。如实施“互联网+”扶贫工程。“宽带乡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已覆盖6960个贫困村,前三季度阿里村淘、京东等电商企业已在贫困县建立60个县级服务中心、1700多个村级服务站,贫困县农村电商交易额预计达400多亿元。做好宣传引导,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贫困面貌。如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建设400个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到年底村级文体广场覆盖率将达到76%。以展示“精准扶贫”为题材的大型原创话剧《十八洞》,即将在全省贫困地区上演。

  广泛动员,加强部门联动,全面凝聚强大合力脱贫攻坚。省人大常委会以监督贯彻《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为抓手,支持推进脱贫攻坚。省政协开展“三个一”行动(全省3万名政协委员每人资助一名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完成学业、结对一个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帮助贫困家庭一名成员解决就业)。省军区落实帮扶贫困村129个、贫困户418户,精准帮扶3.6万名贫困群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残联、省扶贫办等部门深入实施“三个万”工程(“万企帮万村”工程、万名学生“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万名贫困眼疾患者光明工程),打造社会扶贫品牌。省民政厅牵头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三社”力量精准帮扶1.6万户贫困农户实现稳定脱贫。其他行业部门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履行扶贫责任。2016年扶贫日期间,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示范村与最美扶贫人物评选、“我想有个家”公益募捐、精准扶贫科技助力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全省社会各界募捐折合资金10亿元以上。

  省扶贫办在协调推进行业扶贫上成效显著:省发改委牵头实施了大湘西地区全面小康“三年行动”计划28大专项,统筹推进了罗霄山片区92个重点项目;省财政厅对贫困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达200多亿元;省交通厅新改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4000多公里;省水利厅全年安排贫困地区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43亿元,全年解决71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省教育厅向片区县投入资金16.4亿元支持薄弱学校改造和建设;省住建厅将危改资金重点向贫困农户倾斜;省人社厅组织开展3万人的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41万特别困难的贫困人口缴纳养老金;省卫计委资助农村困难群体参加新农合130万人。

  2016年8月31日,王志群、黎仁寅深入邵阳县河伯乡城背村调研危房改造项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