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多措并举提升民主党派 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履职效能
发布时间:2024-11-15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进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建设工作。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成为民主党派政协委员“走出去”参与基层协商治理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有益实践。无论是委员个人类别的工作室、界别类别工作室、区域类别工作室,抑或特色专业类别工作室,均立足自身特色,在民生福祉、经济发展、法律、教育、文化交流、医疗健康等领域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打通了政协委员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调研中也发现,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还存在亟待补足的短板。


有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职责定位模糊、制度设计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如,工作室与党政机构之间的界限不够清晰,存在职能重叠、责任不清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重服务、轻协商”的现象,工作室着重于利用委员专长,提供咨询、事项转交部门等民生服务工作,而较少联系部门和群众开展协商,使得协商民主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室尚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制度框架,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流程规范、考核机制等,不同工作室之间缺乏工作协同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在物质资源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有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在运行机制、成果转化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其一,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导致委员履职效率不高,工作室难以有序、高效运作;其二,由于有关部门对工作室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反馈不及时,协商结果难以转化为实际政策或改进措施,导致委员的履职成果不能有效落地,基层民众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进而挫伤委员协商参与的积极性,影响社会对委员工作室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其三,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委员的履职表现缺乏评估标准,履职效果无法量化,导致部分委员参与度低、履职效果差。


有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联系群众不足、协商效能有限。其一,委员个人工作与基层工作室整体运作之间存在时间与工作内容上的协调不足,影响了委员实际到岗工作室。来自特定专业领域,专业性较强的委员,其专业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存在偏差,也影响了委员的实际履职效果。其二,群众对于工作室的作用认知不足,参与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工作室在征集民意、收集问题时面临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其三,有工作室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仅仅停留在挂牌成立阶段,未能切实履行职责,开展实质性工作。


那么,如何提升政协委员基层工作室联系群众与履职能力?


第一,明确职能定位、制度框架,提升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水平。明确基层工作室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定位。健全制度框架,根据自身职责,制定标准化的委员工作室制度,包括明确的运行流程、考核机制及奖惩制度等,提升工作室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此外,还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和人才培养机制,使工作室能够有效运行。


第二,优化工作室联系与服务群众工作机制,避免重协商参与、轻联系与服务群众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工作室成果转化与跟踪机制,从调研、协商到成果转化,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定期公示处理结果,提高委员履职的成效和民众信任度;另要设立常态化协作机制,与党委、人大、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理群众诉求,提高基层委员工作室联系与服务群众的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第三,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委员履职能力,让基层委员工作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定期对委员工作室运行和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积分管理制度,激励委员积极履职。表彰表现优秀工作室,提高整体工作室运作活力。为避免工作室只挂牌不工作,要建立定期审查和整改机制,对不积极履职的工作室进行督查,并设立退出机制,消除基层政协委员工作室联系与服务群众中的形式主义;除了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外,还要针对不同界别的委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设计定制化的培训课程,提升其调研、沟通和协商能力,增强其对复杂基层问题的解决能力;另外,要推动线上平台建设,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和App发布议题,鼓励公众线上参与和反馈,推进委员工作室线上线下双重联系与服务群众渠道。


文 | 谷玉良(湖南师范大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