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湘西与家国
发布时间:2024-06-19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时代的镜子,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617日,我参加了州委宣传部举办的“湘西与家国”彭学明文学作品《爹》《娘》家国情怀报告会,感触颇深。


湖南政协新闻网

 

学明先生是从湘西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他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扛起“文学湘西”大旗,以独特视角创作了文学作品《爹》《娘》,又为湘西赋予了辨识度极强、价值认同感极高的“家国情怀”文化符号。


湘西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传承不息。21世纪湘西系列考古成果,揭开了“湘西与家国”神秘面纱。距今3.18万年的花垣边城药王洞遗址,记录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生活,填补湘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距今7800年的泸溪浦市下湾遗址,留下父系氏族社会生活场景,填补湘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这两个遗址,就是湘西史前时期的“娘”和“爹”留下的家园遗存。保靖四方城遗址,始建于战国,是湘西最早的城市遗址,那时我们属于楚国。里耶古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所建,从那时起,我们是“大一统”的中国。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五溪之地崛起彭氏家族,939年,彭仕愁以五溪之地都誓主兼溪州刺史身份,率众与马楚帝王马希范爆发溪州之战,战后双方立铜柱刻下盟约:一生王化、永事明廷。铜柱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战,创新了羁縻制度;此战,湘西人的家国情怀筑得更牢固了。十六世纪初,湖广永顺宣慰使和辰州府乾州东乡儒生吴鹤等一批湘西人,深受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将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植心中。1527年,湖广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跟随王阳明广西平叛、1554年协同戚继光江浙沿海抗倭(东南第一战功)、1592年随李如松赴朝鲜抗击丰臣秀吉;1840年,湘西筸军在广州抗击英军入侵;1884年,杨岳斌督办福建军务,会同刘铭传威逼法军从基隆和澎湖退兵,收复台湾;1900年,天津总兵罗荣光抗击八国联军,血洒大沽炮台;1913年,熊希龄出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参与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走向共和;1918年,李烛尘入职天津久大盐厂,成为我国著名实业家、民族化学工业开拓者;1927年,湘西最早的共产党员姚彦与李大钊为真理共赴绞刑架;1937年至1945年,湘西儿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桂会战、雪峰山会战、滇缅会战抗击日寇;1951年,万名湘西儿女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湘西人的血脉,成为湘西文化的精神特质。


湖南政协新闻网

 

奋进新时代,我们应当重构湘西文化遗产体系与价值,以中华文明探源成果为依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厘清文化遗产谱系,全面准确阐释湘西文化遗产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自觉破除狭隘的地域文化观,答好“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融合命题,为推动文化强州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西贡献力量!


文/湘西州政协主席  李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