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汤素兰委员热点建言背后的思与行 :“为儿童成长做些实在事”
发布时间:2017-03-10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文/图  湘声报特派记者 龚菁琦


  近日,诸多媒体争相对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汤素兰的提案予以报道。她提出的“对性侵儿童犯罪进行信息公开和行业限制”的建议,在各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引发热议。

  建言背后,有着怎样的感触和故事?热点之外,她又将为此做些什么?湘声报记者在北京对汤素兰进行了专访。

  

  呼吁公开性侵罪犯信息

  湘声报:对女童权益的关注由来已久,为何今年的提案会关注性侵罪犯信息公开的问题?

  汤素兰:我从2014年开始关注女童权益问题。公益组织“女童保护”,作过一个统计,性侵儿童罪犯多从事易于接触儿童的职业,比如幼儿园老师、校车司机、游乐场工作人员等,而一般情况下性侵儿童罪犯多是惯犯。

  因此,我建议司法部门将已经立案侦查过的性侵儿童罪犯信息公布于网上,供聘用者查询。比如,幼儿园要招聘校车司机、儿童游乐场要招聘保安,先要在网上核定其无性侵儿童记录,如果有前科则不能录取。

  湘声报: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保护儿童?

  汤素兰:公开这些罪犯信息的做法,最早出现在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梅根法案”,一个叫梅根的小女孩遭遇性侵后不幸死亡,美国从此以后公开性侵儿童的罪犯信息。比如性侵罪犯刑满释放,或者假释回家,都会在相关部门公开他的信息,有监视居住的意思。在中国,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出现,浙江慈溪去年6月开始试点。

  

  信息公开的面和度需规范

  湘声报:如果性侵儿童的罪犯刑满释放后想改过自新,这个举措会不会让他们重返社会后面临许多困难?

  汤素兰:也可能会影响。所以国家要制定一个严格的信息公开法规,比如只有相关的行业才能查找到这些信息。一个商店聘一个营业员,肯定不需要去查询,即使想查也查不到。

  湘声报:是不是聘用方也需要对这些信息保密?

  汤素兰:是的。但是我觉得,对于罪犯一定要有惩罚,犯罪就一定要付出代价。从性侵儿童这点上,不要同情这些人。

  湘声报:要实现信息公开,还会有哪些操作上的困难?

  汤素兰:我觉得最难的,是司法机关对犯罪信息的公开程度和用人单位查询的规范。一方面要阻止他再犯罪,另一方面也不能施加对犯罪人员的歧视和伤害,这个度要把握。

  湘声报:针对留守儿童被性侵的问题,如何来维护他们的权利?

  汤素兰:留守儿童的性侵问题,我们一直在呼吁。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见,已经是向前走了一大步。最近听相关会议传达,国家还会对困境儿童有一个救助的机制。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要进行登记,知道他(她)缺乏监护,相关人员就会定期去走访。

  

  用文学力量去改变

  湘声报:作为儿童作家,是不是对儿童也有更多的关注?

  汤素兰:我的写作,一直在关注未成年人,我的读者就是少年儿童。我感觉,儿童成长的环境跟他们成人后的身心健康是密切相关的。我总想为他们的成长做一些实在的事,这也是我为何一直持续地关心这些事。

  湘声报:履职调研的过程,会不会启发文学创作?

  汤素兰:会的。比如,调研女童性侵的事件后,我去年就打算写一个儿童小说。我感觉文学作品的力量蛮强大。有一部电影叫做《沙漠之花》,讲的是非洲的割礼陋习。这部电影包括传记,对废止割礼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3月2日,在全国政协召开的关于保护女童的座谈会上,我也提到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女童的保护,其中就包括文学作品的表现。因为它好像是一个被遮蔽的灰暗地带,需要有人来揭开它。

  湘声报:文学作品的表现和政协的提案有什么不一样的作用?

  汤素兰:那是不一样的。提案是呼吁社会来重视,而文学作品关注心灵感受。举个例子,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总统说过一句话:发动这场战争的不是我,是一个小女人。是谁?是斯托夫人。她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反映了黑奴的悲惨命运,这个作品激起了很多美国人的义愤,对于废除黑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湘声报:文学作品能引起人们的同理心和共鸣。

  汤素兰:对。提案可能只有更高层面的人能看到,但文学作品随时随地很多人都能看到。

  写作为警醒而非还原细节

  湘声报:写作女童题材的小说,会考虑市场效果吗?

  汤素兰: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成年人,认定一个题材有价值,就应该来表现,就可以去写。在写作之前,我可能不会考虑市场能不能接受。我觉得,只要是一个优秀的作品,最终读者是会接受的。只要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个作品就能够留在读者心里。在我看来,写作要把社会意义放在第一位。

  湘声报:保护女童的小说,读者仍是青少年的话,如何去实现写作?

  汤素兰:我的读者对象当然是少年儿童。我们要告诉孩子,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这些困境儿童要有同情。

  我自己是从农村长大的,这方面的素材还是挺多。作家的素材一方面来自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来自对社会的观察。像每年公开报道的这些案例,就是活生生的素材,而且有些报道非常详细,不惜对受害人第二次伤害。我不会像记者那样去写,毕竟不是写报告文学,还原那么多的细节没有意义。

  如果我要写女童保护的小说,就会写这个孩子被侵害后,生活被完全毁掉的情况。她的生理、心理,对于世界的看法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样是不是同样可以打动人?为什么要回归到那些细节?而且儿童跟成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展现那些东西给儿童看。遵守这些标准,他们是能够接受的。

  湘声报:这个标准指什么?

  汤素兰:我觉得色情和暴力是不应该展现给孩子的。但是我们可以警醒他们,让他们知道世界上存在这些东西。我可以写某个人伤害了她,但没必要回归所有的细节。

  湘声报:不是沉浸于这个事件,而是写这个人的命运。

  汤素兰:对,遭遇过这些事情后,对她带来的改变,其实更能打动一个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