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5日,北京航天城,首批14名来自空军部队的飞行员摘下飞行徽标,换上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
这个小小的仪式,翻开了中国航天史册上的重要一页——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从2003年首度问天的“神舟五号”,到2022年再次刷新飞天壮举的“神舟十五号”,已有16名中国航天员飞上太空。
他们的故事,既是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人生,也是不断描下中国航天的进步足迹。
0的突破: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历时21小时23分, 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环绕地球14圈,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第一位踏入浩瀚太空的中国访客——2003年,杨利伟的名字,被写入史册,也被全国人民记住。
然而,所有欢呼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丝源于未知的悲壮色彩。
当天出发前,杨利伟照常吃了早餐,而翟志刚与聂海胜分别坐在他的两边,两人都是此次备选人员。高脚杯盛水,三人举杯相碰,神色一派轻松。
在杨利伟穿戴航天服时,翟志刚与聂海胜在他身边轻声叮嘱,杨利伟把常戴的手表交给聂海胜保管。后来,训练中心总设计师黄伟芬说,当时她看到那个场景泪就下来了,只得跑到卫生间擦眼泪,其实所有人都紧张,但不想表现出来。
当“神舟五号”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剧烈抖动,使得杨利伟的身体也产生了共振,五脏六腑仿佛都要碎了,“当时明显觉着自己快顶不住了。”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起飞那一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这样的煎熬持续了26秒,直到飞行器整流罩打开,刺眼的阳光从舷窗外照射进来,才让杨利伟忍不住眨了眼睛。此后,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飞跃,类似的共振问题再也没有发生。
当年年底,杨利伟被授予“航天英雄”的荣誉称号。而在他之外,另一位被授予过“航天英雄”称号的航天员,就是翟志刚。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执行任务的是翟志刚、景海鹏和刘伯明,这一次他们要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但意外频出,先是舱门打不开,只能用棍子撬,再是翟志刚出舱后,仪表盘突然响起警报,显示轨道舱着火。此时,“神舟七号”飞出了测控区,与地面飞控中心失去了联系,等联系上,传来了翟志刚与刘伯明的对话。刘伯明说:“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成!”虽然打乱了原计划,但翟志刚抢先拿出一面五星红旗,展示在全世界面前——中国人终于第一次迈出了“太空步”。翟志刚后来回忆,那时他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国旗必须展示。后来才发现是仪表误报,虚惊一场。
对航天员们来说,踏出“第一步”,毫厘之差,也许收获无上荣耀,也许,就将面临无底的深渊……
但是正如“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块已经在航天员大队矗立了25年的标语牌,为了每一次“ 0的突破”,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执行艰巨任务的所有准备,“为大家,舍小家”,以国之大义担国之大任,不负“英雄”二字。
“神舟六号”发射前,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家人向他隐瞒了实情。出征前,聂海胜还是无意中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十分难受。
弟弟聂新胜打来电话安慰他:“哥,你尽忠,我尽孝。家里有我呢,你就放心飞吧,我和妈妈盼着你平安回家!”就这样,聂海胜含着泪和费俊龙一起飞往太空。
进入2020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
“出差”长达3个月,汤洪波带上了妻子和孩子平时在家的一些生活录像,刘伯明则是直接带上了一张全家福,用来一解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距离杨利伟第一次执行万众瞩目的“神五”任务,已经过去了20年——他并没有再像其他队友一样数次飞天,却有了一个特别的身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的发展。
“想不想再飞一次?”面对这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他也认真回答道:“这是每一名航天员的目标!所以我一直在参加航天员的训练,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都可以。”
女性力量:是细腻,更是坚定
2009年,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的开启,终于向女性打开了大门。后来家喻户晓的两位女性航天员:刘洋与王亚平,从此走进了航天员大队。
为了共同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男女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标准基本是一样的,但对女航天员来说,也客观存在力量等条件不如男航天员的情况,减少差距的唯一办法就是一个字:练!
3000米体能强化,满分达标;体质器械训练,主动加练1小时;高速旋转转椅15分钟不停歇,初次参训的刘洋只坚持了5分钟,就浑身冒汗、头晕恶心,但还是一次次克服恐惧走了上去;最大加压8个G的离心机,对刘洋、王亚平这样曾经开运输机的女飞行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脸部变形、巨石压身,丝毫不能动弹,但是她们一次都没有按下紧急按钮……
由于一门心思扑在学习训练上,刘洋就连航天城大门都很少迈出。有一次她乘车外出执行任务,路过王府井时,看到宽阔的马路和两侧雄伟的高楼,忍不住问:“这是哪儿呀?”引来一阵大笑。刘洋于是自嘲自己成了“路盲”:“来北京7年,我就知道两个地方,一个是航天城,另一个是航天桥。因为它们都与航天有关。”
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刘洋仅用不到3年时间,就在2012年6月奉命执行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在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的观察里,“才两年的航天员,工作训练要追上我们十几年学的内容,不太可能。但是刘洋利用两年时间,周末都没有休息,把所有的课程、十几个系统都赶齐了,和我们步调一致,完全达到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4岁的刘洋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并参与执行了与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距离“神九”飞天仅仅一年后,2013年6月,王亚平也乘“神舟十号”进入了太空,并在这其中担当了一回“主角”——完成“太空第一课”。
“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的到来改变,也不会因为航天员是女性就降低门槛。”从2019年起,王亚平、刘洋相继入选“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乘组,到2021年10月出征前夕,王亚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感叹。
原来在这两年间,面对全新的空间站航天任务,她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项训练。最特殊的就是出舱训练,王亚平说,“(和男航天员)穿着同样的衣服,(胳膊)要克服压力弯过来,需要做很大动作,或是用两倍力量才能做到”,其间,是更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对窍门的摸索,最后,“大家对女航天员出舱充满信心,我自己也有信心”。
2021年11月18日,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发现,女航天员不仅有执行太空任务的能力,而且在某些方面感觉更敏锐,心思更细腻,考虑问题更全面,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方法,沟通能力更好。
王亚平曾笑言:“‘神十二’‘神十三’航天员的头发都是我剪的,现在技术越来越娴熟。”
很少有人知道,10 年前的“神舟九号”不仅仅是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刘洋还在这次任务中完成了 15 项空间医学实验,考察了女性在太空环境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而王亚平和刘洋此次长达几个月的二度太空“出差”,在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看来,“可以更多开展以女性为主的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生命研究,为以后长期载人航天做准备”。
多年磨炼:有失落,也有“圆梦”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迎来收官之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并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为这一个航天梦,航天员邓清明等了近25年。当年与他并肩进入大队的首批航天员中,8人圆梦太空,5人早已停航离队,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训练。
“神舟十五号”任务繁重,太空出舱的次数超过以往,邓清明为此加大训练强度和次数。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再来一次”。“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
像邓清明这样的航天员其实不在少数。
张晓光的飞天之路也是在长年的等待中,用汗水和泪水铺就的。从“神五”到“神七”航天员选拔的前后十几年间,张晓光一次次拼搏,却一次次落选。他永远记得,当得知“神七”航天员初选自己落选的那一刻,自己几乎瞬间被击垮。他拨通妻子张继的电话哽咽着说:“老婆,这次‘神七’选拔,我又落选了。”话音未落,张晓光已泣不成声。
“晓光,不管飞不飞,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最优秀的!”电话那头,妻子的安慰再次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后来的张晓光,调整心态,科学训练,挑战极限,终于乘着“神舟十号”实现了飞天梦想。
飞天,是航天员的“圆梦”,更是一个国家的“圆梦”。
在航天员大队的日子里,每一位航天员都为了这个承载万千希望的“梦”,夙兴夜寐,勤学苦练。
为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翟志刚回忆说“基本上没有在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聂海胜有段时间则每天都要学到深夜2点;为了完成专业的航天技能训练,每一位航天员都承受着对于人体耐受极限的挑战。
就在近日,中国航天专家黄伟芬表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过两年的刻苦训练,几乎完成了所有训练项目,即将进入下一步“神舟十六号”的备选之列。神秘的他们,也终于要正式露面了。
文 | 廖宇虹
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