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中国航天“天团”问天之路
发布时间:2023-02-11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成为航天员是我至上的光荣!”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今年的1月5日,是航天员大队25岁生日。


25年来,从载人首问苍穹,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再到出舱行走、建设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性发展和历史性成就。


如今,已经有16位航天员进入太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航天“天团”。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员系统肩负着选拔和训练航天员的重要任务。能否训练出合格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载人航天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载人飞行任务的成败。我国航天员大队成立背后有着怎样的渊源故事?中国航天“天团”成团 25 年来又书写了哪些航天荣耀?


湖南政协新闻网

①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光荣诞生,14 名航天员面向国旗进行了庄严地宣誓。

② 2005年10月17日,费俊龙、聂海胜在四子王旗着陆场返回出舱。


前传:航天员选拔可追溯到1970年


中国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于1998年,然而我国首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可以追溯到1970年。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在着手筹备载人航天工程。这项代号“714”的重大工程,由钱学森挂帅。这次选拔经历一直尘封在历史的馆库中,因为开始进行得很秘密,多年来并没有引起过外界过热的关注。当时,“714”工程的保密性极高,从空军1800多名飞行员最后筛选了20人当预备航天员。然而这项高度保密的项目仅仅在1年多之后就遗憾地结束了。


让我们将历史的指针拨回到53年前,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载人飞船计划:“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航天员。”新中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项目就此诞生,代号“714”工程。


随着正式立项,“714”工程的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拔航天员?


空军和航天医学工作研究所承担了首批航天员的选拔任务。载人航天技术含量极高,而在当时也只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有成功的经验,所以当时的选拔标准参考了一些美国、苏联的经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


苏联第一批航天员全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加加林、季托夫都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而美国早期则是从空军试飞员中选拔,试飞员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工作技能都要优于普通飞行员,飞行时间不能少于1500小时。


当时中国的试飞员数量极少,对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三种类型机种的飞行员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歼击机飞行员无论从身高、灵活度,还是思维反应上都更适合航天员的要求,飞行时间也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定在500小时之内。


10月,选拔队伍乘空军专机出发。原来在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所工作的王德汉回忆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先后跑了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4大军区的十多个飞行部队,蹲点考察百余处。1800多名飞行员中,摸底后有 215 名符合初选条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筛选,初选合格者共88名。


初选结束后,开始复选。检查过程非常富有时代特征。每名参选人员在做选拔科目前,先要掏出红宝书与选拔人员一起朗读一遍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进行检查。


纪录影片《我国航天员选拔》中,有这样一段:一名受选人员口上罩着一根粗粗的氧气管,随着前方节拍器的速率调整步子原地跑步,这项是动态肺功能检查。他旁边一名女工作人员口中一遍遍背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的情景贯穿整个选拔始终。


1971年5月,经过多轮筛选,专家组最后留下了20人。这20人堪称是当时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了,他们正式开始了预备航天员的生涯。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年的9月13日,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空军多项工作停止,航天员训练筹备组解散,刚刚起步的航天员训练就这样“胎死腹中”。


30多年后,原空24师师长薛伦谈起这段往事,还连连感叹,遗憾之极。好在,作为优中选精的20名航天员都是飞行员中的佼佼者,他们回到部队后又成为蓝天骄子,有好几个后来成为将军。这证明多年前的那次选拔是基本成功的。


在王德汉看来,这次选拔让科研人员总结积累了经验,也为20世纪90年代的航天员正式选拔打下了基础。


一代人的飞天梦推迟,但是经验没有浪费。航天服、航天食品、太空跟踪站及雷达、航天员选拔和训练、相关设备的发展都为后来的“神舟号”产生了积极影响。


诞生:超乎想象的严格筛选和考核


1992年1月,一个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中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这个工程由七个分系统组成,包括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场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难度高。在工程立项之初,可谓一张白纸、白手起家。工程立项后,各大系统都快马加鞭风风火火地开始了行动,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航天员系统也不例外。


航天员系统研制任务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承担,中心组建于1968年4月1日,是继苏联加加林航天中心和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之后,能独立培养航天员的世界第三个航天员中心。这里选拔训练出了我国历次载人飞行任务的优秀航天员,是名副其实的 “太空飞人”诞生地。


选拔航天员,首先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选拔标准。选拔标准包括基本条件和临床医学、航天医学范畴内的特殊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等方面。其次,是要实施深入细致的检查和对检查结果作出综合评价。其关键技术:一是要确保入选人员没有可能影响航天职业活动的潜在的健康问题;二是要选拔出在特定航天环境负荷下,心肺、前庭等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适应以及调控能力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参选者。


1995年12月,首先从档案审查开始,各军区空军专门组织人手分别行动,对空军系统内所有飞行员进行初步审查,涉及的内容细致而繁多,包括政治面貌、健康情况、身高体重、婚姻状况、入伍时间、毕业学校和时间、飞行时间、现飞机种等等。


首先,根据档案筛选出1506名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飞行员。之后,精选出其中的 800 余人进行系统体检,最终确定60人到北京进行住院临床复查和特殊功能检查。


航天英雄、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殊功能检查是他在成为航天员之前遇到的难度最高的选拔,有些项目的难度与航天员的训练难度几乎相当。


“检查的目的,就是看看你是不是具有做航天员所必须具备的航天生理功能。”杨利伟解释说,这种功能是航天员与普通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经过临床复查和特殊功能检查,最后只有 20人过了这一关。之后,又对这 20人进行家庭医学查访和直系亲属(配偶和子女)体检,也全部合格,然而这还不是最后的确定人员。


整个选拔过程持续了一年多,直到1997年4月,航天员选拔进入了最后的评定录取阶段。医学专家、航天专家、心理学专家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起,结合之前的政审情况、临床体检结果、特殊功能检查结果、家属体检结果,以及专家们针对航天员选拔过程中每人的表现而给出的专业意见,经过四五天的认真评定后,最终选定了12人。


此时,谁也不会知道,从6年后开始,就在他们中间,会不断闪耀出一个又一个惊艳世界的英雄之星: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


1997年底,中央军委做出批示,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由不久前选拔出来的12名预备航天员和诞生更早的两位航天员兼教练员共同组成。


此前,为了学习和借鉴俄罗斯航天员训练的经验,1996年,有关部门从空军飞行员中按照预备航天员的标准,挑选了两人赴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进行培训。根据加加林航天中心的培训计划,培训一名航天员需要4年时间,而他们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学完了全部课程。这两人回国后,也加入了预备航天员队伍。


1998年1月5日,14名预备航天员进入北京航天城,开始接受航天员训练,并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大队从此诞生。面对国旗,14名队员庄严宣誓:“视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不懈奋斗……”


从此,中国首批航天员在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里,开启了以不断训练加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生活。


跨越:太空辉映中国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这时距离1970年,已经过去了33年。33年后,航天前辈们的遗憾正在被一个个地弥补,而更为辽阔的星辰大海也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回首1992年中央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


当时,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等基础技术,对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大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即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的设想。


“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为的是奋力追赶拉大的距离。”神舟飞船系统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行。两年后,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天。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在太空成功实施出舱活动,顺利完成中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这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天,升空后 2 天,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时隔不到1年后的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升空。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由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完成。航天员刘洋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一浪高过一浪,翻动的是中国航天人的执着和担当。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从大漠深处起飞,升空后再和“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至此,中国已基本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并为后续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 月 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飞向太空,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技术,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中国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这一发生在400公里近地轨道的动人图景,无疑是对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奋斗历程的绝佳注脚,是对中国航天人三十年执着梦想的巨大回馈。


摘星揽月上九天,炎黄子孙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国人习以为常般地触摸在现实里。从将首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到形成梯次合理的航天员“英雄天团”,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初心背后,是航天员历经无数次刻苦训练的千锤百炼,是万千航天人敢于征服太空的雄心壮志和攻坚克难的风雨兼程,展示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洋溢着自信与豪迈,又饱含着稳健与从容,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之梦将飞得更高更远。


文 | 吴双江


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人物》2023年第1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