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舒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
从医以来,谭国俊研究得最多的是中外医学史和中医教育。他教授的《中外医学史》课程,主要面向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开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基础课。
对于这门课,学生们都不敢逃课,“因为不好好听这门课,接下来中西结合的道路就会走得稀里糊涂”;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还会自发地为谭老师留言,抒发感谢、感悟和感动。
在谭国俊看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十分重要。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哲学理念不同的医学体系,2000多年前的希波克拉底时代,两种医学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方法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主张自然疗法,用的都是植物、动物类天然药物。但是文艺复兴之后,中西医学开始分道扬镳。西医日益建立在“原子论”的哲学基础上,强调微观和实证,并乘着科技的快车,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中医则坚持“整体论”,强调天人合一,脏腑经络整体论,在中国独立发展。
清末时期,中国出现了以张锡纯、唐宗海等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派”,试图将两种医学各展所长,调和折衷。特别是张锡纯提出“衷中参西”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印证了中医理论并不落后,中西医理可以相通。
在谭国俊看来,清末中西医汇通实际是失败的,因为没有认识到中西医差异的深刻原因和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和学习尤显重要。
谭教授介绍说,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上世纪80年代后才出现的国家二级学科,它遵循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利用高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中医学方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像丹参滴丸之类的重大成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现代中医医院中,是普遍的现象。但是西医模式固定,条理分明,学起来很容易,而中医则太灵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磨炼。”谭国俊说,中西医结合疗法没有固定的模式,目前最好的方式是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的结合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靠的是扎实的中医和西医基本功,对学生来说比单纯学中医要求更高。
谭国俊直言,中西医结合不能毫无章法,强行凑合,不能为结合而结合,做强扭的瓜。“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病人服务,首先要建议病人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择中西医疗法,如感冒,西医一直对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缺乏有效手段,而中医辨寒热、表里,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更有优越性。但是对急性细菌性感染、手术等紧急情况的处理,西医更胜一筹。”
依据中医古法诊治老年病
在谭国俊教授接诊的病人中,很多都是老年人。人过六十,气血阴阳都开始虚衰,虚证是老年病的根本。
便秘是老年常见病,病小隐患大,常常有老人因为排便困难而引发中风等疾病。谭教授认为,中医治便秘分型细致,针对性强。他将老年便秘分为肠燥津枯型、阴虚型、气虚型来分治。热病或大病后容易出现肠麻痹,中医辨证为肠燥津枯,可以用增液汤等;大便干硬如羊屎状,可以用润肠通便法,首选麻仁丸、五仁丸、济川煎等;气虚阳虚的病人便秘但一般不干燥,排便时间长,可以用黄芪汤之类。
老年人由于肝肾亏虚,容易出现痿症,症状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现代称为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皮肌炎等。对此疾,谭教授有深入的研究,“《内经》里专门分篇章讨论了痿症,提出了‘肺热叶焦’为主要病机的观点和‘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大法,并根据病因影响脏腑的不同,分为脉痿、肉痿、骨痿、筋痿、皮臂等五痿,并认为痿证主要与肺胃肝肾四脏有关。这些基本原则直到今天仍然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谭教授认为,中医理论虽然古老,但是精华思想经过了时间的漫长检验,很多时候虽不能用现代科技标准来衡量,但治疗效果却有目共睹。
有一次一位朋友找到他,讲述其母年逾八旬,股骨头骨折,医院已经很难为老人家手术,请他看看。谭教授接诊后,用传统中医伤科治法分初、中、后期,分别按气血郁阻、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证型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行气补血,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一个月后病人情况好转,并开始下地走路。
教导学生先做人再成才
教书时,谭国俊教授一直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他的课绝不空谈理论,而是紧扣医疗实践。
在临床中,谭教授强调医生一定要人格健全,德艺双馨。只有妙手,没有仁心,成不了一名真正的医者。他熟背孙思邈的医德名篇《大医精诚》,常常引用其中的话语教导学生,要他们做治病的医生,不做赚钱的医生。
表现突出的学生常会跟着谭老师去坐诊,听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先做人,再成才”。而谭老师临床带教过的学生,考研的占一大半,党员有三分之一,大都跟他一样执着地走在医学的道路上。
看病时,谭教授言传身教,处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非万不得以,轻易不用昂贵药物,必用时也先征求患者意见,考虑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他还主动申请降低自己挂号费的标准,在社区坐诊更是十几年从不收取诊费。
生活中的谭教授,虽年近七旬,却依旧玉树临风。采访时,他身着水蓝色的衬衣,亚麻色长裤,干净清爽,品位不凡。闲暇时,他喜欢带着两只爱犬散步,也喜欢看历史文学、追历史剧,明史、清史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若早上有空,他一定会打一个小时的篮球。
活出知识分子的精彩,是谭国俊教授向往的生活,也是他当下拥有的生活。
【医家小传】
谭国俊,1950年生于湖南茶陵县。1975年进入湖南中医学院攻读中医专业;1981年考取湖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为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家周一谋教授;1984年获中医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谭国俊留校从事医学教育工作,1994年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进入医史文献教研室担任教学工作直至退休。从医近40年,擅长治疗妇科月经病、不孕症、带下病等,儿科消化不良症,老年病之便秘、尿频、痿症、瘙痒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