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讯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湖南省文化厅联合省文物局举行了2017年文化遗产日湖南省主场活动暨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
活动向包括长沙靖港镇、株洲沩山村在内的52个县市区的65个“湖南省经典文化村镇”授牌。同时,省文物局与湖南理工学院共建“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科研基地”。
此次论坛还特邀专家深刻阐述了“万里茶道”(湖南段)及长沙铜官窑等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深厚渊源,为文化遗产工作把脉并提供专业指导。据了解,湖南正在着手推进“万里茶道”与长沙铜官窑申遗工作。
“万里茶道”指始于17世纪,涉及闽、赣、湘等8个省份,贯通中、蒙、俄三国的一条商贸通路,总长约1.3万多公里。通过这条商道,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个产茶省份的红茶、黑茶销往蒙古、俄罗斯。湖南是“万里茶道”遗产资源集中地与不可或缺的节点省份,同时也是向湖南打开的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文化遗产机会之窗。
长沙铜官窑兴起于唐代中期,其以创新精美的瓷器装饰工艺,经“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是唐代重要的出口瓷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盛景的“黑石号”再次为世人瞩目,作为船上5.6万余件瓷器原产地的长沙铜官窑遗址,已成为湖南长沙一张耀眼的历史文化名片。为进一步加强对长沙铜官窑文化资源和历史承载的挖掘保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准备工作已在酝酿之中。
(湘声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