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湘声报记者 肖君臻
“五一”期间,身处闹市中的张琴在互联网上漫无边际地“闲逛”,突然一则跳出来的资讯让她心有所动。
“地球仓,乡村移动智能生态酒店——这是什么?”一个新概念令这位旅游达人也惊了一下。正愁无处可去的她立即下载APP并预定了其中一间。
地球仓位于长沙县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里。当张琴来到这里,发现在绿树丛中,有10栋小房子依山就势而建,已融为周边景色的一部分。
地球仓,这个超现代感的名字,实际上是一座座独立的乡村度假小酒店。
说它小,是因为只用4根深扎泥土的桩基,就屹立在大自然之中。
张琴用身份证在触摸屏幕上扫描后,经过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流程,她便自助进入房间,整个流程无需前台和服务人员介入。虽然有多种遐想和猜测,但进入这大约30平方米的空间时,张琴还是感慨科技的进步、人们理念的创新。
那么,这个地球仓到底有哪些科技含量?创新项目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回归自然的创客
今年40岁出头的高国友是地球仓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有着20多年城市建筑经验的工程设计师。
他的书柜上,一张照片静静地立着,照片里背包客站在山坡上,冲着镜头意气风发。 “这就是我当时想要找到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感觉。”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潮的带动,挖山、填湖、砍树等破坏生态发展的“伪民宿”遍地兴起,高国友感到很惋惜。
经过反复思考,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可否在不破坏植被、景观原貌的情况下,做一个如同在山林中自然生长的建筑。
“我当时想到的一定要是一个移动式的建筑。”高国友说,可以根据乡村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择地放置,将来随着景区发展的进度,这些建筑单元还可以进行高效整合,随机应变。
2015年,高国友在做出设计效果图后,迅速筹集资金,进入实施阶段。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设计和研发,10栋不同景观的独立小屋在浔龙河酒店孵化基地建成,并对外营业。
乡村旅游的智能体验
相较于传统民宿,地球仓这一创客项目有着怎样的智能表现?
地球仓首席运营官苏遥向湘声报记者介绍,除了像前面张琴体验的一样,地球仓有专属APP订房退房外, APP平台还集成了附近“吃喝玩乐购娱”等旅游信息资源,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每一栋地球仓都安装了智能门锁与智能识别系统,可以自主进入房间,安全、私密地入住。
绿荫环绕的地球仓错落在森林里,安全如何保证?据了解,地球仓配备中央安防系统,一旦建筑体内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建筑体外遭受猛烈的撞击、打击,地球仓的感应器和报警器将直接联系酒店值班人员及后台管理中心。
目前地球仓已获批六项国家专利,其中一体式循环污水处理系统是其核心技术体系之一,该系统通过将生活污水生物降解处理后,实现水循环利用,净化后的水用来冲厕所及灌溉周围的植被。
对接旅游扶贫
地球仓在开展市场运作探索的同时,已引起省市相关部门的关注。
据悉,目前湖南省旅发委等部门,有意将地球仓作为旅游扶贫的亮点项目引入湘西州进行试点。
“我们与贫困地区项目对接,在带动乡村旅游的同时,还可解决当地人群就业问题。”高国友说,在选址时尊重原生态环境,尽可能结合地质地貌,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地球仓采取模块化设计,产品在一个月完成生产,整装出库后运输到现场,在一天内即可完成吊装。这种“整装”的建筑方式改变了现场大兴土木的传统施工模式,也缩短了建造周期,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这使得地球仓在对接贫困地区及不成熟的景区时,可根据需求差异灵活分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掩映在树林中的地球仓
地球仓室内一角
我国民宿产业现状调查
发展很火爆 赚钱不容易
近年来,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旅游住宿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站在了旅游业创新升级发展的风口,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那么,民宿产业是否适合规模化发展?一旦投资过热,会不会造成供给过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各地民宿产业展开了调查。
◆郑彬
发展迅速 数量爆发式增长
在浙江淳安县千岛湖的湖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距离县城10分钟车程的千岛湖镇屏湖村乡韵农庄,车辆川流不息。“2013年,我辞掉了互联网公司销售的工作,回乡经营民宿,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法,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如今,我们村大多数村民都开始吃旅游饭,民宿从4家增加到48家,户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方朝玺说。
千岛湖屏湖村的火爆场景只是各地民宿产业发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国内目前已形成了滇西北民宿群、川藏线民宿带、湘黔桂民宿群、海南岛民宿群、浙南闽北民宿群、徽文化圈民宿群、客家文化圈民宿群、京津毗连区民宿群、珠三角毗连区民宿群、长三角毗连区民宿群、浙闽粤海岸民宿带等11个民宿群带。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间,各地民宿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民宿数量更是几何式增长。
民宿产业火热的背后,是相关政策环境在逐渐放宽。2015年10月出台的《浙江省旅游条例》,明确鼓励城乡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兴办民宿和农家乐,并将其纳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务等采购范围;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将这些业态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为非标准住宿经营模式提供了法律支撑;2016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推广“北京人家”模式,支持城乡居民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
如家酒店集团负责人表示,2016年3月,如家也正式启动民宿运营,以合作形式将符合条件的民宿业主纳入旗下品牌“云上四季民宿”。同时,在全国8个城市签约了33家民宿作为样板店试点系统运作和管理模拟。此后,将会在滇、苏、浙、沪、琼、闽、桂等地重点布局。
门槛不高 入住率冷热不一
民宿的蓬勃发展,证明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少人和资本开始蜂拥而至。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民宿入住率冷热不一。一些声名鹊起的民宿一房难订,而一般的民宿入住率不足50%,双休日还有些客人,工作日几乎无人光顾。
那么,究竟什么地方适合做民宿呢?业内人士指出,最好是临近主力消费市场。还要有一定的自然资源,这是基本条件。进一步的要求是能有一些历史文化底蕴,让游客能够有精神上的探索和享受。
2014年,金鸿杰和朋友合伙开了南栖江南文化主题会所。金鸿杰说,他几乎是踩在浙江西塘“民宿潮”的尾巴上走出了这一步。房子是西塘原住民的祖屋,大的格局没变过,但装修和设计却花了重金。盘下来这个院子,加上修理重装一共花了180多万元。现在,南栖民宿在整个西塘来看属于中高档,标价每间房每天380元至680元不等。
但是,不少民宿业主却深陷“前期投资巨大、租金快速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在采访中,多位经营者表示,现在做民宿越来越难了,以前一年几万块钱的租金这几年涨到数十万元,改造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两三百万元只能改造四五个房间。加上淡旺季差异,如果不上规模,单体已经很难赚钱。
连锁民宿“千里走单骑”的创始人王冠说,刚开始时,他们只做口碑营销,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慢慢地,民宿越来越多,几乎遍地都是,“逼得我们不得不推销自己”。
北京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由于进入门槛低,现在市场上民宿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数量多了就是在重复模仿,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涉及水资源、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以及交通问题等。竞争加大带来的价格下降也势必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精品缺失 亟待品牌化升级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民宿虽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扎根乡村,但却总让人感觉少了一些“乡土味”。而这种味道并非只靠周边环境便能激发,也不是单单依靠黄泥墙、猪圈房的建筑可以营造。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大环境下,许多民宿或许做到了远离城市,但本质上却远远未实现回归乡村的初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设计层面的不足是制约民宿发展的重要方面。他指出,一幢民宿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定是激发了游客对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的好奇,精致民宿和精品民宿是有区别的。精品民宿将“在地元素”做到极致,而目前国内缺乏真正有文化、有内容的精彩设计。
除了设计层面的不足外,在法律法规方面,尽管国家的支持态度很明显,但具体到地方,相关法规仍然滞后。
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于德斌认为,一直以来,公安部门从特种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求民宿旅游从业者必须遵守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宾馆业治安管理规定》,其中要求“旅馆与其所在建筑物中的非餐馆部分之间有隔离设施”“客房区位独立区域,与旅馆内的娱乐、商业等附属服务设施分割”,同时还有经营规模、技术标准等制约,导致一些有特色的住宿单位不能申报“北京人家”。
对于如何规范民宿市场?2016年浙江省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重新规定了民宿的范围和条件,明确指出:民宿的经营规模,单栋房屋客房数不超过15间,建筑层数不超过4层,且总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民宿的建筑设施、消防安全、经营管理都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并交由相关部门发放相应的经营许可或准予申报登记。
今后,我国民宿产业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众多专家表示,随着市场扩大,供给开始过剩。民宿经营者个体力量相对薄弱,他们将需要联合营销活动来抱团取暖。未来,进行规模化、品牌化扩张、提升各自品牌的价值是民宿产业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