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桃花作为一种富有浪漫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花卉,凝结着人们对它的深情赞叹、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桃花素以“桃花仙子”享誉于世,它的美是绚丽多姿的。每当仲春三月,桃花就会以千姿百态竞相开放。待到满园桃花盛开,远观气势磅礴,其形如海似潮;近赏俏丽妖媚,有如少女初妆。这时候你若是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桃园,更是一派迷人景象。那一朵朵如玉的圣洁,似梦似幻;那一团团欲燃的粉红,如火如荼。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桃花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从杜审言的“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到施肩吾的“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从陆畅的“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到苏颋的“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从刘商的“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到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读来无不令人感到诗人对桃花的喜爱。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桃花是吉祥和幸运的象征。“桃符”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即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桃花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以压邪。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正信心百倍地推行改革,驱除旧弊,施以新政,正如人们用新的桃符代替旧的桃符一样。
桃花映水红胜火,春风拂面暖如绸。三月阳光明媚,桃花灿烂,仿佛一树粉白中住着整个春天。
文 | 郭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