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曾向辉:泡在手术室里的“拆弹专家”
发布时间:2025-03-13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心脏造影术800余台、心脏支架植入术300余台、起搏器植入100台……这串数字,仅仅是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心内血管内科专家曾向辉去年一年的手术数据,同事说他“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去手术室的路上。”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心血管危急重症能力显著提升,复杂冠脉救治成功病例数增幅超40%,一批批心血管“拆弹专家”迅速崛起。


湖南政协新闻网 

 “死亡波浪”上抢人


“曾主任,急诊科请求会诊!患者男性,54岁,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室颤,危急!”一个平常的0点,曾向辉手机铃声急促的响起,接通后听筒传来急诊科护士长急切的请求。


刚粘床的曾向辉“噌”地弹起,踏着鞋就向急诊科跑去。


“准备除颤!”到达急救现场后,他立即投入了抢救。室颤发生时,心室彻底失去泵血作用,血液循环系统终断,患者随时可能死亡。这个时候,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成为“与死神抢人”的最佳途径。


在曾向辉的指导下,医护人员轮番进行胸外按压,随着“砰”的一声电击,监护仪上的“死亡波浪”依然顽固。直到反复电除颤10余次后,患者才逐渐恢复窦性心律。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关。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心脏前壁大范围血管堵死,必须马上开通血管,而急诊手术所要面对的,是幽暗黑夜里丛生的荆棘。

 

湖南政协新闻网

曾向辉阅片中

 

“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曾向辉一边与家属紧急谈话征得手术同意,一边迅速联系手术团队成员。


很快,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全麻后,细如发丝的导管从右手手腕的血管鞘中探入,直到到达心脏附近,紧接着就是“救命三部曲”——冠状动脉造影、动脉内溶栓术、药物支架置入术。


湖南政协新闻网

手术导丝

 

为了防止心脏再度停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接力顶上,这个小装置相当于一个“心脏水泵”,帮助心脏将血液推到全身。


原以为手术能顺利结束,突然,患者再次发生室颤,生命又被推上悬崖。


“200焦耳准备!所有人离床!”一边手术一边指挥电除颤的曾向辉,硬是再一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30斤重的铅衣从曾向辉身上脱下时,手术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只是淡定一笑:“没办法,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就是这样的,跟死神掰手腕。心理素质不好不行啊!”


百岁心脏血管“穿针”


“小曾医生,春节好!”这已经是刘嗲嗲第三年给曾向辉发春节短信了,今年已经42岁的曾向辉医师,在88岁的刘嗲嗲眼里仍是小伙子,于是“小曾小曾”的叫着,成了习惯。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出院以后,刘嗲嗲每年都会给我发信息,收到微信我就知道老人家身体状态不错,无导线起搏器的参数也正常。”曾向辉笑着说。


三年前,刘嗲嗲在家晕厥被送进了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晕厥住院了,家属一度很悲观,因为刘嗲嗲不仅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心脏内的血管全是血栓,还中过风,老年痴呆症更是让他记忆力大不如前。曾向辉立刻启动了MDT多学科会诊,并根据祝嗲嗲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听说要手术,家属还是有很大的顾虑,曾向辉耐心地跟家属讲解病情,一点点消除他们的担忧。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嗲嗲的身体恢复到了手术标准,曾向辉立刻为他安排了手术。在全麻的情况下,曾向辉带领团队顺利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团队医生其实都捏了把汗,汪典医生(下图左一)说:“一般的医院,这么大年纪的病人都不敢收。”

 

湖南政协新闻网

曾向辉(右)为病人做手术


“小曾医生拆的是血管里的定时炸弹,装的是定心丸!”刘嗲嗲出院时开心的冲曾向辉竖起大拇指。


这种“悬崖起舞”的场景,在这家年接诊量超2000例胸痛患者的医院已成常态。作为长沙东部地区胸痛急救“守门人”,曾向辉带领团队将国际标准的90分钟抢救时间压缩到66分钟,最快12分钟通开堵塞血管。


微信“泡”出医患情


护士长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是介入室墙上的铅衣——重达30斤的防护服内衬早已被汗渍浸出盐霜。这是常年穿在曾向辉身上的“战甲”,经年累月泡在手术室的他,微信里加了538位患者或家属。除了手术、查房、教学,曾向辉剩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这538个“微信好友”上。


有些同事不理解,明明工作已经够累了,为什么出了手术室又“泡”进微信对话框里?


“心血管病术后康复和日常养护也很重要,病人和家属们有时碰到问题都喜欢先在微信上问我。很多患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跟我爷爷奶奶的年龄不相上下,所以能够指导他们在家里搞定的事,就尽量不让他们跑医院。”曾向辉继续解释:“对医生来说,患者也是老师,很多知识其实也是从患者身上学来的。”他边说边拿出来一本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经他手的每一个患者的情况,这本工作日记也是每一个新人医生学经验的“红宝书”。 “书”的扉页,写着曾向辉的座右铭——才不近仙者,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


湖南政协新闻网

曾向辉查阅病人病历

 

作为科室的学术带头人,尽管临床工作已经消耗了曾向辉大量的精力,但他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止。在冠脉介入、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结构性心脏病封堵等技术领域,他新开展的研究项目就有4个,这些研究的成功应用,使得医院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救治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如今医院介入手术的成功率达98%以上。

 

文 | 肖心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