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助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协商式监督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准确把握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定位,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协商式监督的实践路径,对提升协商式监督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发展协商式监督的根本保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确保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严格落实将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安排纳入党委工作总体部署;切实把握民主监督的方向和原则、节奏和力度,坚持民主监督的重要议题和重要情况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重点监督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报党委批准后实施,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民主监督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发展协商式监督的重要抓手。协商式监督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监督切入点,把握监督着力点,聚焦关键内容和环节,切实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要聚焦问题精准选题。要确定民主监督性议题,按程序批准后列入年度协商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民主监督,促使问题得到落实。要紧扣问题深入调研。要深入基层摸实情、深入实际察实情、深入群众听实情,以召开座谈会、走访、察看、暗访等形式拓宽信息来源。要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本领域本界别中的代表性和专业方面权威性,提出确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
坚持协商民主是全面发展协商式监督的有效方法。协商式监督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搞好会议监督,特别是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的大会发言应增加监督性内容比重,全体会议应视情安排界别小组(联组)专题讨论监督性议题。要搞好视察监督,根据监督议题组织委员视察团,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着重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助推落实。要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等密切合作,建立协调配合运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坚持广泛凝聚共识是全面发展协商式监督的强大合力。协商式监督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目的是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要紧紧抓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个中心环节,把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决定、决议和委员共识,确保广大政协委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协商式监督正确方向。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差异化做好引领疏导阐释思想工作,形成广泛共识,助推工作落实。
文 | 李明智(岳阳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