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医者称为“大夫”“郎中”,都是官职名,地位崇高。而真正做到了医官不分家、医人又医病的只有“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市主城区,矗立着的张仲景雕像,正是民众对坐于郡府殿堂诊病开方的张仲景的最好纪念。
张仲景雕像矗立于湖南省中医院旁。 政协融媒记者 付栎 摄
开“坐堂行医”先河
“张仲景祠又名张公祠,故址位于今蔡锷北路省中医院内。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扩建道路,张仲景祠被拆除,2019年6月,长沙市政府在张仲景祠故址建立雕像以表尊崇纪念。雕塑背西向东,峨冠博带,须发飘飘,目光炯炯,俯视众生,左手持一卷木简,应是他的心血之作《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至219年)祖籍河南南阳。张仲景本出生于一个大家族,但东汉末年战乱频发,瘟疫不断,“建安七子”之一的诗人王粲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张仲景的家人也深受其害,家族200多人,不到十年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促使年幼的张仲景潜心学医,并立下“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志向。
张仲景是河南人氏,为何立祠于千里之外的长沙?这便引出了一段医界的千年佳话。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这是出自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的文字记载。当年的长沙郡下辖14县,包括今长沙、岳阳、益阳、株洲、湘潭、娄底、衡阳等8市和江西莲花、湖北通城等地。
“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在处理公务之余,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立志施展自己的医术为百姓除疾。古代有规定“官不入民宅”,他便择定每月初一、十五,打开衙门,坐在大堂上,一边处理政务,一边诊病开处方。这就是“坐堂医生”的由来,后来,中医生纷纷效法张仲景,在药店门前挂牌行医,坐堂应诊,中药店的牌号也多称为“堂”了。
留下“众方之祖”
在政务、行医之余,张仲景呕心沥血、广泛收集汉以前的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倡“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原则;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伤寒杂病论》被推为“众方之祖”,集2000年前中国医学之大成,其学说至今仍为中医界奉为经典。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三药三方”的代表——清肺排毒汤,就是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
千百年来,关于张仲景悬壶济世的故事不断传诵。相传张仲景在郊外寻草药时,碰到一位樵夫请他看病。他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没有开处方,而是顺手捡起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写了几行字,要樵夫背着石块去城里找药店配药,中途不可停歇。樵夫背着石头一路猛跑,累出一身大汗。药店老板一看,石块上写:“伤风,无需吃药,大汗后,洗澡更衣,睡一觉即愈。”店老板解释给樵夫听,樵夫之病不治而愈。
张仲景去世后归葬河南,长沙百姓怀念他,在清乾隆年间兴建“张仲景祠”,嘉庆二年因“祠宇倾祀”而重修,并委托僧人看守,1938年,张仲景祠焚于“文夕大火”。抗战胜利后,长沙中医界又捐建新祠3间,改名为仲景堂,两年后改建为湖南国医馆。而今,湖南省中医院门前,依然树立着“张仲景祠旧址”的石碑,门诊大厅四壁张贴着他的画像及相关介绍文字。
湘雅医学院及其前身,创立于晚清的湘雅医院,也奉张仲景为先贤,院歌的开头两句唱道:“长沙张仲景,医学溯先贤。泱泱乎流风千载,湘雅树中坚。”可见,张公祠、“医中之圣”一直根植于医家与黎民的心里。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