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走近国医大师 | 熊继柏:“临床现场教学” 开启中医新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13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医湘湘当好-报纸栏花(1).jpg

“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面对政协融媒记者,82岁的国医大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熊继柏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


从农村医生到大学教授、国医大师,熊继柏深耕中医沃土,结出累累硕果,哺育桃李满天下,从业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湖南政协新闻网


苦读经典,少年成名


1942年,熊继柏出生于石门县的一个山村。13岁那年,他进入当时的农村联合诊所当学徒,拜常德地区有名的老中医胡岱峰为师,学习中医。


联合诊所条件有限,没法做到人手一本书,胡先生就要求学徒们抄书,抄一本、读一本、背一本。踏实勤奋的熊继柏按照先生要求,通背了《脉诀》《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回忆少时的苦读,熊继柏说,只有反复研读经典原文,方能明晰医理。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临床才会得心应手。


1958年夏天,年仅16岁的熊继柏被分配到当地农村卫生院当医生。1963年,石门县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受制于医疗卫生条件,不少病人不治身亡。当时一位年仅18岁的“流脑”病人因高烧昏迷,抽搐不止,生命垂危,区医院已经无力诊治,家人只得抬回家。路上,一位村民见状,告诉病人家属:“赶紧去找村卫生院的小熊瞧瞧,他已经治好几个‘流脑’病人了。”于是,这位病人被抬到熊继柏面前。


“当时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开了一个很大的处方,但这个处方是个名方,来自清代著名中医疫病专家余师愚所著的《疫疹一得》记载,叫‘清瘟败毒饮’。”熊继柏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他开出一个大剂量的方子,抓了一大包药,又担心病家不知道怎么煎药,自己动手煎了一大锅,分时一碗一碗地喂给病人,24小时后,病人40多度的高烧退去,神志恢复清醒。


从此,十里八乡就传开了,村卫生院有一个中医,能治区医院医生治不了的病。21岁的熊继柏在当地声名鹊起,疑难病人被源源不断地送来。他每天诊断的病人,超过100号,除了石门县,周边慈利县、澧县、临澧县的病人也慕名前来。有的病人不能来公社卫生院,熊继柏只得出诊。当时乡下没通公路,没有汽车,他全凭双脚,翻山越岭,走遍千家万户。


“因为病人多,接触的病种非常广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只要是病人都会往我这里送,渐渐地锻炼出全科医生的本事。”熊继柏回忆。


大学任教,授业解惑


1978年,中央印发56号文件,要求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并在1979年初举行全国中医选拔考试,以充实中医药教学、科研队伍。熊继柏的考试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当时的省人事厅、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前身)发出调令,调他去长沙教书。


身份转变让熊继柏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他领到的教学任务是《黄帝内经》,这是中医最深奥、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为了教学,他刻苦钻研,开凿义理,精心备课,光备课讲稿就写了130多本。


课堂上,熊继柏结合自己行医20多年的经验,化繁为简地讲解,因此颇受学生们欢迎。入职第一年,他就被学生推选为年度优秀教师。因教学受欢迎,熊继柏先后担任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医经典教研室主任。


教学名气见长,熊继柏受邀前往全国各高校、机关单位、中医院开展讲座,听众不乏名医大家,交流环节常有人拿生僻的中医经典“冷题”考验他的理论功底。熟谙中医四大经典和临床诸家典籍的熊继柏,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听众心悦诚服,称他为“问不倒”。


教学之余,熊继柏坚持临床看病。在他手中,救活了很多垂危的病人,包括高烧30多天的噬血细胞综合症患者、重度工伤昏迷患者、被痉挛性斜颈困扰十多年的患者……“病人的姓名、症状,所开的方子、所用的药,都在我脑子里。”对于救治过的危重病历,熊继柏信手拈来。


临床教学,传承国术


“时至今日,我仍不敢有丝毫懈怠。”熊继柏说,如今他每周定期出诊,时常外出讲学、撰写文章,退休20多年如一日,每天满负荷工作。


为了满足患者需求,熊继柏深知唯有做好中医传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培养更多中医人才。


“中医后继并不乏人,但是应该担心后继乏术。”熊继柏说,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蓬勃发展,但掌握中医真本事,有真才实学的人还不够。


熊继柏认为,目前的中医院校虽然能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但存在临床不足、中医经典原著研读不够等短板,学生过于注重科研,读完硕士、博士后,面对病人依旧束手无策。传统中医师承教育,优势在于临床,师父带着徒弟看病动手能力强,短板在于考验师父的水平高低,教学系统性不够,往往存在门户之见。


传统师承教育出身,又在大学从事教育30余年的熊继柏,总结既往经验,于2014年在全国首创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临床现场教学”模式——他将教学课堂设在临床现场,把前来就诊的病人请到课堂。他作为老师现场望闻问切,从望诊看诊、看舌看脉,到辩证,分析抓住病性与病位,最后按照中医经典医理指导选方用药,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体系——理、法、方、药,全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并同时让学生现场提问,随即作现场答疑。


截至目前,熊继柏临床现场教学系列讲座已举办86期,因为教学成效好,中华中医学会从2021年开始主办该讲座,称之为“中医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先后整理出版了《国医大师熊继柏临床现场教学录》《国医大师熊继柏临床现场教学续录》2本书籍,并录制音视频,详细记载临床现场教学的案例。为了传授医术,熊继柏还撰写出版了《熊继柏讲内经》《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等20多本著作。


“《黄帝内经》讲: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伤寒论》讲: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采访中,熊继柏用两句经典,道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的存在就是为百姓防病、治病。在他看来,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重点在于临床实践。医术是靠摸爬滚打磨炼出来的,如果脱离、忽视临床,中医的传承发展便无从谈起。


文/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图/政协融媒记者  王宇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