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自然资源资产“打包卖”,湖南探索自然资源显化资产价值和综合效益
发布时间:2024-11-22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此次推出的东洲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资产包,涵盖了位于东洲岛的两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东洲岛文化旅游娱乐经营权以及湘江游船旅游观光经营权,‘土地+文旅’是其最鲜明的标签。”


“通过组合供应探索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和芦苇资源清洁化、高值化利用新模式,促进生态保护恢复、生态产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用市场资金投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外溢,实现生态产业化发展。”


……


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试点首批项目推介活动在长沙举行。这场推介活动有些特别,推介的不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瓜果蔬菜等一般商品,而是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权益指标等自然资源资产,而且是“打包卖”。


自然资源资产“打包”推向市场,是湖南的新探索、新尝试,备受社会关注。


为何要“打包卖”?


如今,卖土地、卖矿产,单个自然资源资产的交易十分常见,为何要“打包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单一资源供给方式已难以满足新产业、新业态对多要素自然资源保障的需求。”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文介绍,通过组合供应,可以把分散的自然资源资产“打包”成综合性、多样性、规模化自然资源“资产包”,握指成拳、珠联璧合,从而实现“1+1>2”的效应,最大程度显化资产价值和综合效益。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此后,自然资源部出台多个文件,鼓励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


作为试点省份之一,湖南有很大的现实需求。自然资源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载体和供给主体,但目前生态产品仍存在“归集难”“度量难”“配置难”“变现难”等问题。


从今年3月起,湖南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工作,从43个项目需求中筛选出成熟度、典型性、创新性较高的9个重点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总资产价值约30亿元。目前,基本符合上架入市条件。


“组合供应后,一片林地可以做更多事情。” “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时间和运营成本。”“可以用绿色产业反哺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此次推介活动,介绍了重点试点项目的特色与卖点等。


沅江市南洞庭湖生态保护恢复示范项目是其中之一。沅江地处南洞庭湖腹地,拥有湖洲100万亩,其中高产苇地45万亩,年产芦苇约40万吨。沅江市委书记杨智勇说,该项目位于南洞庭自然保护区沅江市漉湖湿地内,面积5万余亩,供应的项目资产组合包由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湿地生态系统(芦苇)碳汇权益指标等3种权利组成。


张家界热水坑项目,按有关规定,热水矿业权、旅游经营权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权主体分属省市县三级政府,在本次试点中,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进行统一供应。


“打包盒”里面有什么?


“打包盒”里面的产品可谓种类繁多,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农用地、生态碳汇、生态种植和旅游观光等领域,具有跨资源、跨空间、跨权属和跨层级的特点,有助于最大程度显化资产价值和综合效益。


比如,安化雪峰湖项目“资产包”涉及建设用地、农用地、森林、水等多类自然资源,涵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等权利,还组合了生态系统碳汇权益指标。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绿色富民示范项目通过组合供应,整合森林资源和碳汇权益指标,用于林下种植、森林旅游观光、林木采伐、碳汇开发等,实现生态富民;中药谷药旅融合示范项目通过组合供应,整合园地、建设用地、耕地等多种自然资源,以“中药材+侗族文化+生态康养”为核心主题,建设集医疗、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中药文化养生园。


不仅资源种类和权利类型丰富,而且资产配置方式也十分灵活,兼具示范性和实用性。比如,国有建设用地采用出让方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采用入市或联营联建,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流转方式,地役权采用双方协议。所谓地役权,是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通俗地说,就是“给对方付费,在对方地界上行个方便”,不仅方便生产者,也能够让土地发挥更大价值。


如此倾心准备的产品,当然受市场青睐。在此次推介活动中,安化县雪峰湖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示范项目、衡阳市东洲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项目等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达成了项目合作开发意向,这也让湖南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如何让“组合包”卖得更好?


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作为一项新的供应方式,需要多措并举让“组合包”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让其更好用、卖得更好。


做好“组合包”并不容易,因为组合供应多权利类型交叉、多部门管理、多种价值取向,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谢文表示,亟需在市场建设、制度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要完善信息实时全面、供需对接顺畅的全省全要素统一市场,畅通更科学、更高效的规划、审批、供应、利用等全过程管理。同时要完善与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良性互动,协同配合的协作机制。


多项资产“打包”,需要弄清资产在哪里、属于谁、值多少钱。为此,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不动产登记规程》要求,在水、湿地、滩涂等资源门类上设立国有农用地的使用权,探索通过设立地役权,明确水、湿地、森林等资源生态旅游观光、生态体验等利用方式,确保物权法定。


为了让交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维护群众利益,湖南在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市场中开发“组合供应”模块,推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并将特许经营等行政许可审批后置,最大提升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效率。


下一步,湖南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模式和方法,在碳汇监测核算和资产整体评估、资产配置保值增值、考核监督容错纠错等方面,探索形成一系列符合湖南实际的政策制度和技术规范;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银企参与”工作机制,聚各方之力,更好地打通“两山”资产权益的实现路径。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