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湖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表彰了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获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政协常委、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潘安练获湖南光召科技奖,以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阳春华为第一完成人的“工业过程多模态平滑控制与跨层级优化方法”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政协融媒记者对3位获奖的政协委员进行了专访。
由湖南省政府设立的省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杰出贡献奖是目前湖南对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作为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说:“今天的荣誉既是褒奖和鼓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科学探索的道路永无止境,我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力以赴攀登更高的山峰。”
服务国家战略
奋战科研一线
陈晓红是学生口中的“晓红姐”,是众多师友心中的“女神”,她的成长一路“乘风破浪”:16岁上大学,28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1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6岁担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当选“改革开放30年湖南杰出贡献人物”。
2017年,陈晓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见证母亲接受荣誉的重要时刻,陈晓红的女儿感慨道:“我们清楚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是多么坚韧的内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多少个辛勤刻苦的日夜,向上、求真、勇攀高峰的意志才能铸就荣誉。”
陈晓红是团队里出名的“拼命三郎”。她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白+黑”“5+2”早已成为她的常态。她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30余年奋战在科研一线,陈晓红一直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科技创新最前沿,深入一线开展研究,用科研助推解决实际问题。她长期致力于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数据智能与智慧社会等领域的研究。
陈晓红持续推动绿色管理模式创新,创立了“集成动态智能量化”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全国率先提出了16项两型标准和节能减排标准等系列绿色标准。她提出了大河西先导区(即湖南湘江新区)“两型”试验区的建设方案,编制了相关绿色规划,湘江新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
2020年,由陈晓红牵头的中部地区首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获批。瞄准实现“双碳”目标,开展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她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偏远矿山、企业调研,提出了数字技术助推能源行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破解了水体重金属治理、冶炼污水处理及废渣回收等系列难题,研制出国内外首个金属资源智能管理平台,形成的“双碳目标下能源和矿产资源安全”系列高质量政策建议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坚持“顶天立地”
推动科创成果转化
“做一名经世致用的学者,一直是我的追求。开展‘顶天立地’的研究,同时培养胸怀天下、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无论是在科研、教学、管理还是履职,要怀抱家国情怀和伟大梦想,让生命的价值在奋斗和奉献中绽放。”陈晓红说。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算力经济、数智赋能、碳数融合创新是陈晓红履职的重点。她带领团队率先突破了数字底座、数据要素安全共享系列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信息基础平台通用性和可推广性的难题,以及不同政府机构、企业主体之间数据共享难题。
2018年,陈晓红提交的《关于促进区块链技术健康发展的提案》等有关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系列提案,被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采纳。2021年,她提交《关于高标准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升数字经济全球话语权的提案》,得到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重视,为国家重要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2年,作为湖南强化“四算一体”重大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湘江实验室成立。陈晓红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已形成由48位院士领衔、团队PI负责、层次分明的顶尖科研团队。
陈晓红率领团队聚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围绕算力、算法、算据、算网等核心要素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目前,湘江实验室已与国内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施了21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专项项目,面向社会发布了60余项创新成果。
陈晓红表示,将持续开展数字经济下智慧社会的建设与治理研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