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召开的十三届省政协常委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我省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向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建议案》。建议案认为,湖南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指示为指导,推出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文件,强化生育支持制度建设,优化生育服务体系,取得了实际成效。但面对出生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育龄妇女人数持续降低等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为此,建议案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理念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生育环节支持保障力度、完善生育假期支持措施、优化托育与教育服务供给等4个方面提出了系列建议。
11月5日,十三届省政协常委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在长沙召开。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摄
补齐生育相关公共服务短板
针对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建议案提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努力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推动释放生育潜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围绕强化人口安全意识,建议案建议,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人口工作体系,统筹考虑人口自身安全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系统的平衡,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同时,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永续共生。
为构建生育友好氛围,建议案提出,重视人口生育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提倡适龄婚育,加强婚恋观、家庭观的引导,传播优生优育、科学育儿的理念和知识,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遏制攀比之风,警惕社会盈利机构成为放大产后、早教、补习等育儿焦虑的推手,推动社会养育成本逐步降低,适当加大对生育职工的奖励力度,强化两性在家庭抚育方面的平等责任;开展“朝九晚五”工作时间试点,试点后全面推广,解决小孩早上无法送、晚上无法接的问题。
在加强住房等刚需保障方面,建议案建议,补齐生育相关公共服务短板,加强税收、住房、专业产后护理、托育服务等方面支持政策,公租房按人口多少向多子女家庭优先提供保障,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政策。
为推动城市功能与人才需求相适应,建议案提出,改善生育问题之外的人口增长举措,如着力提升人口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减少湖南人才外流,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定居和外流人口返回湖南。
多措并举支持育龄群体生育
针对加强生育环节支持保障力度,建议案建议,将灵活就业参保群体纳入生育保障范畴,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津贴保障;考虑将参保男职工的未就业配偶同等享受参保女职工的生育医疗待遇;研究将不孕不育治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纳入医疗保障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方式,以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加大生殖健康理念普及力度,树立女性生育力保护意识,积极传播生育力保护与健康生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育龄人群总体生殖健康水平;设立高龄孕产妇咨询门诊,加强孕产知识普及,引导高龄孕产妇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产前筛查与诊断等服务。
就完善生育假期支持措施,建议案从4个方面提出建议,明确整个孕期累计产检假10天,出台育儿假实施细则,建立对企业落实生育假的补助制度,完善产假和男方护理假制度。
建议案建议,参照常规产检次数,休假时间由女职工自行选择。对高龄、高危及特殊妊娠情况女职工,根据产检医院证明额外延长产检假。参照带薪年休假,从工资保障、权责界定等方面制定关于育儿假的具体实施细则,对休假流程、不能休假的补偿等方面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
建议案提出,充分考虑本地财政、就业环境等情况,从生育保险、资金奖补、税费减免、行为表彰等方面进行正向激励,形成合理的生育假期成本分担机制,提高企业落实生育假的积极性。支持各地探索实施更加弹性、更加方便家庭照顾婴幼儿的产假和男方护理假制度等。
优化托育与教育服务供给
建议案从多个方面建议优化托育与教育服务供给。
探索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与3-6岁幼儿财政投入均等化,大力推动托育行业规范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幼儿园向下延伸开设托班,鼓励托育服务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托育服务。政府对托育行业加大补贴力度,降低收费标准。
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县市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探索实施生育支持的具体措施,鼓励具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在内部或就近联合设立托育所,实行公办民营,让职工和居民享受到“职住一体的托育服务”。
搭建集主管部门、托育机构、社区管理部门、家庭等于一体的智慧化管理平台及远程实时视频探视系统,确保监管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获取群众对托育行业的信任。
针对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议案提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教师校际间轮岗等方式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有效促进教育均等化等。
为巩固拓展“双减”工作成果,建议案建议,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挖掘校内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改进和升级课后服务的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减少校外教育支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