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讯 3月23日,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率文教卫体委部分委员赴益阳市就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花鼓戏、湘茶文化等“走出去”进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走访考察了益阳市花鼓剧团和益阳市黑茶市场。据了解,在有“花鼓戏窝子”之称的益阳,近年来,通过“花鼓戏振兴工程”、培育年轻花鼓戏演员、积极搭建花鼓戏展示平台等方式,形成了益阳“花鼓戏现象”,全市花鼓戏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与发扬。
同时,近十年来,益阳市的茶园面积达到了44万亩,增长了145%;茶业年加工量达到12.25万吨,增长300%;2016年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60亿元,茶叶出口达2000万美元。以黑茶为主的益阳茶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调研中,一些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反映,没有大品牌、缺乏文化感染力和“走出去”平台是影响花鼓戏和湘茶文化走出去最大的障碍和难题。
在益阳大剧院表演厅,市花鼓剧团的年轻演员们正在加紧排练,看到调研组到访,剧团内最年轻的花鼓戏演员、今年13岁的付琴思上台现场表演了名剧《补锅》中的《刘大娘笑呵呵》一段,付琴思富有感染力、穿透力的声音和落落大方的舞台表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虽然近年来剧团年轻演员越来越多,益阳花鼓戏的发展也欣欣向荣,但益阳市文体广新局副局长周红表示,益阳花鼓戏发展仍面临资金匮乏、花鼓戏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和传承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
省政协常委、文教卫体委副主任雷鸣强表示,在省内或国内,花鼓戏贴近生活,传播性强。但在国外,花鼓戏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很难让人知晓其中的内涵,因此,在花鼓戏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张家界举办国际乡村音乐周系列活动的经验,可以先把外国游客和学者“引进来”,在本地特色文化的熏陶下把花鼓戏带出去。
省政协委员、省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培训部主任邢险峰提到,湖南花鼓戏种类繁多,益阳花鼓戏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不断创新和探索,但在花鼓戏走出去过程中,应当利用好益阳花鼓戏不同于其他种类花鼓戏的特点,在传承好经典曲目和经典表演形式的同时,让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在湘茶产业发展方面,益阳市茶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建国介绍,湘茶文化的系统、整体宣传策划还不够,西方人对湘茶的了解还很少;湘茶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对混乱,没有形成有优势的大品牌。此外,一些企业诚信缺失,以次充好等行为也影响了湘茶的声誉。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双如认为,推动湘茶文化走出去,首先要传播好茶文化,然后出口好的产品。他建议,省、市相关部门应持续关注茶产业产品的安全性,监督企业做好茶;加强茶业基地扶持力度,从茶业原料和生产技术上把好关,整合各方资源,使湘茶更加适应国际市场发展需求。
省政协委员、绿之韵集团董事长胡国安表示,政府在支持茶农生产和茶产业发展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可以参照云南普洱和福建安溪等名茶产区的扶持方式,引导和支持农民通过重视质量、做良心产品来树立大品牌。同时,可以利用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湖湘文化中的优势资源,支持或协助地方拍摄黑茶、花鼓戏等特色文化宣传片、纪录片,使湘茶、益阳花鼓戏在国内外群众中更具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一戏一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湘声报记者 杨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