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专项行动,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供“水”支撑。
年内畅通2000公里沟渠
湖南省小型农业水利设施数量多、分布广,多建于上世纪60年代,加上山地丘陵面积居多,洪涝灾害频发,易蚀土壤广为分布,存在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抵抗重大旱情能力弱等问题。
近年来,聚焦该问题,民盟湖南省委会以及蔡滔、刘良廷等省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助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关于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保障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大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呼吁持续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强化农村水源保障和灌溉能力提升。
2022年,湖南遭遇夏秋冬连旱,部分地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蓄不住水、灌不到田、上不了山”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开展小型水库、山塘、沟渠加固和清淤疏浚,今年全省将恢复2.5万处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畅通2000公里“中梗阻”渠道,基本解决50万亩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问题,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疏通农田水利“毛细血管”。
《通知》提出,将通过三年行动提高农村地区蓄水能力,缓解大中型供水工程对偏远地区到户到田距离过长、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高效配置。
坚持省级统筹+多方筹资
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朱健荣介绍,全省水利部门将统筹推进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恢复、“中梗阻”渠道畅通、保障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三大任务,着力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滞后问题。
其中,在山塘清淤扩容增蓄方面,着力对塘体开展必要的坝坡、坝脚等整治,对涵卧管、溢洪道等放泄水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
在畅通“中梗阻”渠道方面,集中对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间输配水渠系进行新建、节水改造和清淤疏浚,确保渠道边坡稳定、输水平顺。在山上经济作物周边新建或清淤整治灌溉水源工程,提升灌溉水源保障能力。
《通知》明确,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坚持省级统筹、多方筹资,市县主抓、乡村实施,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基本原则。
在资金筹措上,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多方筹措资金。项目资金按照省级定量奖补、不足部分由市县自筹的方式进行筹措,市县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金融资本投入、受益主体投工投劳、乡贤捐资捐款等方式筹措。
项目实施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市级汇总、省级备案”的程序确定。项目建设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受益主体采取“自选、自建、自用、自管”的方式组织实施,因技术含量高而受益主体不能自建的,由县级水利部门按程序实施。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