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走近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丨单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而努力
发布时间:2023-02-24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湖南政协新闻网

单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从事柑橘等果蔬贮藏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和推广工作的专家,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一二三产业协同,让湖南真正从资源大省变成产业强省,继而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作出贡献。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单杨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准备了2份提案,将围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建言。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一个橘子自然掉落在地上也许并不起眼,但在单杨眼中,这些常被忽视的落果,却可以“变废为宝”——从中提取出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类黄酮,从而实现身价的翻倍。


湖南是柑橘资源大省,中国类黄酮的市场份额也占到国际市场的80%以上,然而终端产品市场却由国外品牌所占领,看到这中间的差距,单杨希望能做出一些改变。


单杨介绍,柑橘浑身都是宝,从皮、渣、籽中提取出的果胶、黄酮、香精油、辛弗林等各种功能性营养物质,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特殊医学用品等领域。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他曾主持研发“柑橘加工副产物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促使中国柑橘果胶和香精油进口价格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替代欧美进口产品。


同时,单杨创新开发柑橘加工原料绿色贮(冻)藏技术及基础研究,通过降低腐损率、延长供应期,彻底解决了加工原料不能周年供应问题。


“目前,我们以每公斤25元到3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农民一亩地能额外增收1000多元。”单杨很快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能在主产区把农产品的生产与贮藏加工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就近带动更多村民回乡就业,也能为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单杨认为,这背后是一二三产业协同问题和融合发展的可能性,第一产业即种养殖业,在做大的基础上,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强。第二、三产业即农产品贮藏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还较弱,需要做大做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并强调“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这些规划部署让单杨感到很兴奋,他在提案中建议,打通农产品从生产到精深加工,再到流通的“内循环”,从而打通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化渠道。


用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单杨将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另一件提案。


2022年底,湖南省农科院参与合作共建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单杨介绍,实验室最近又在杂交水稻的品种选育、耐盐碱水稻产量、第三代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袁隆平老师的事业,我们还在不断传承与发扬光大,为了继续让杂交水稻在全球领先,继续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努力的步伐没有停止。”单杨说。


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产业化,是单杨团队一直在做的事。


2022年12月,潇湘、麓山、洞庭实验室揭牌,3个实验室将分别围绕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和食品工程与安全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单杨因此又多了一个身份——洞庭实验室主任。“我们的团队和科研队伍希望通过这类平台,为湖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尤其是围绕湖南的大宗农产品,如粮食、油料、畜禽肉类、果蔬类的精深加工,甚至是人类大健康方面,做一些科技支撑工作。”单杨介绍,以水稻为例,洞庭实验室准备围绕杂交水稻的品质与营养方面展开分析,做功能性水稻的研究,并选育有利于大健康的水稻品种。


“我们既要积极攻克目前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也应该放眼未来,去做前沿性的、前瞻性的工作,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也许一项新的生物合成,就能改变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单杨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廖宇虹

图片由政协融媒记者闫利鹏、付栎、王宇轩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