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建言产业扶贫   释放主体活力——省政协常委分组讨论会上争献“金点子”
发布时间:2018-07-07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湘声报
分享



  “提高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比例”



  □ 湘声报记者 刘敏婕


  在第二组讨论会上,常委们围绕“强化资金人才支持,夯实产业扶贫基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各地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重基础设施投入、轻产业投入”现象,引起了许多常委的关注,他们纷纷建议提高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比例。


  来自邵阳的毛学雄常委直言,目前不少县里扶贫还是以“水、电、路”为重心,真正与群众利益相联结的产业还是比较少,他建议政府指导农户发展产业,避免产业扶贫陷入无序状态;通过大学生村官、聘用制乡干部等多种途径,加强乡村能人队伍建设,真正实现“能人下乡”。


  曾福生常委认为,扶贫资金投入应更加精准,比如投入到直接为农村产业发展服务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型农机具等。


  张志军常委点赞省政协关于产业扶贫的调研非常深入,建议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


  “投入2000元钱培养一个茶艺师,一个家庭就可脱贫。”作为高职院校院长的李定珍常委坦言,目前教育扶贫的投入大量集中在学历教育,建议重视非学历技能技术扶贫,发挥高职院校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功能。


  来自香港的孙易兵常委曾为聋哑人捐赠助听器,一位聋哑青年第一次听到声音后流下泪来的情景令他至今印象深刻。他建议基层政府扶贫要扶到实处,多举办相关培训,帮助聋哑青年逐渐开口说话。


  来自澳门的吴志良常委提议建立扶贫基金,由政府注资、社会筹款,使扶贫资金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地方应加强产业规划,通过创办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产业扶贫主体不能本末倒置”


  □ 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


  第三小组的常委们围绕“进一步突出市场导向,释放产业扶贫主体活力”主题展开了讨论。


  “扶贫主体是谁?谁为主谁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张佐姣常委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大手笔规划和投入扶贫的同时,陷入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误区,以贫困户本身、村委会为主体的并不多。


  张佐姣建议,无论扶贫、扶智、扶产业,都应当从农民自身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贫困户自身的优势。同时,建立对扶贫干部的奖惩机制,考核扶贫资金是否取得了充分的效益,激励用好用活资金。


  刘小明常委说:“我参与扶贫工作时,思考最多的就是怎么发挥当地老百姓的主体作用。”刘小明认为,这要求农村的组织化更高,市场经营的程度更高。扶贫工作队要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激活内生动力,避免“人走返贫”。


  蒋涤非常委认为,产业扶贫主体最大的活力不是来自于龙头企业,而是村级集体经济。如浙江等地的新农村建设样本,致富的核心都是靠发展集体经济。村级资产的盘活及村内能人作用的发挥,是头等大事,应当排在引进外部资源、扶持龙头企业之前。随着农业升级,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必然要转型为产业工人,在乡村一级加强技术培训,把他们变成能工巧匠,这也是脱贫的重要方式。


  “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的税费优惠政策没有优势。”蒋涤非还建议,扶持龙头企业进村办厂的力度还可以更大,除了电、路等基础设施保障外,还可加大税费减免力度。


  谢宏常委说,无论是外部资源进一步进入农村,还是返乡创业,都涉及到营商环境的问题。除了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优惠政策的完善,好的营商环境还应当包括乡风乡情。“要加强乡村治理,相信一个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乡村,更容易吸引资金和创业者。”


  彭继球常委建议做实“万企联村”行动,打造民营企业与贫困农村深度合作对接的平台,助推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不能搞一锤子买卖”


  □ 湘声报记者 肖君臻


  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第四组分组讨论会上,围绕健全帮扶模式、建立长效利益联结等话题,常委们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特色水果基本上需要三年才能挂果,农户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创收和脱贫。”彭爱华常委建议,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要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出台一些扶持发展种植、养殖业补贴政策。


  陈慈英常委在走访贫困地区时发现,基层扶贫干部产业扶贫思路较少,现实顾虑较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贫困村与贫困村、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差距太大,悬崖效应明显。她建议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在扶贫攻坚中的目标任务和责任。


  “有人提出对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资产,开展专项核算,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的建议,我认为操作起来不可持续。”傅莉娟常委建议对农村集体项目的资产收益进行合理、公平的分配。


  呙滨辰常委提出,要明确产业扶贫的负面清单和投资主体,有效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


  刘方军常委建议,产业扶贫的规划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保障产业扶贫的持续性;要强化相关部门对农户的引导、指导和协调,同时,加大对扶贫干部激励和奖励的力度。


  “财政部门应当保证扶贫资金支出及时到位。”邓焕生常委提醒。


  王玉立常委认为,应深入对接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扶贫模式,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要对标规划,瞄准市场,形成“公司+农户”的市场化模式,比如针对供销港澳的有机农业蔬果产品,可引进已有供销港澳农副产品资质的企业,拓宽销路。


  “要把精准脱贫的重点放在贫困户的住房改善上,致力于贫困地区农田水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李平常委建议,要让农民有就近就业的发展机会,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


  “要适当给基层扶贫干部减负”


  □ 湘声报记者 许望桥


  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第五小组讨论的常委们,围绕产业扶贫“完善机制体系,提升组织保障能力”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省政协常委、省委党校副校长严华率先发言,他建议切实加强贫困村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


  省政协常委、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何寄华认为,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的主体作用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建议从省、市两级层面组建专家指导团队,深入贫困村调研,找准适合发展的产业。同时,建立率先脱贫的示范带动体系,加强宣传引导,让脱贫村带动、影响贫困村脱贫。


  省政协常委、娄底市监察局副局长朱鸿宾提出,要出台鼓励政策,选择一批懂农村、懂农业的年轻干部到农村担任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同时,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增加群众测评的比重。


  “基层扶贫干部工资低、压力大、任务重,要适当给他们减负。”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专职副主委王仁祥建议,要减少脱贫攻坚中的重复考核、考评,杜绝填表格式扶贫。要建立干事创业的容错机制、激励机制,让基层干部敢担当敢作为。通过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常委们还建议,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要分层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村集体产业带头人的培训,切实强化基层干部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高度关注、关心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保障性政策,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维护基层干部队伍稳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