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
【逝水一勺】“宰相”字幅现身苗乡岩崖
发布时间:2017-03-06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被称为“三苗古国”的城步,地处湘桂边陲,是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然而,在该县丹口神留山一处岩崖上,却留下了“宰相”陈宏谋的四个欧体大字:“光天化日”。

  陈宏谋系清代一位有思想、有作为的名臣,魏源汇编的《皇朝经世文编》,收录他的著作53篇之多,仅次于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他原名弘谋,进京任大学士后,为避乾隆皇帝“弘历”之讳,改名宏谋。因清廷不设宰相之职,以大学士宰辅国政,故民间称其为“宰相”。如此显赫的大清重臣,其字幅何以会出现在王化难达的苗乡僻壤呢?

  查阅史料可知,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城步粟贤宇(侗族,粟裕大将的先祖)、杨清保(苗族)联合湖南绥宁、广西龙胜的少数民族同胞,举行数万人的大起义。清廷调动五省兵力,历时一年之久,才将起义镇压下去。乾隆六年,清廷在城步长安设立理瑶府,习称“宝庆二府”。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春,时任湖南巡抚陈宏谋巡视长安军营、抚慰苗侗民众。陈宏谋一行在城步长安数日,均阴雨连绵,不见丽日。可是,当他们返回到神留山时,瞬间云收雨住,阳光普照。陈宏谋顿时来了精神,命随从拿来文房四宝,写下“光天化日”四个大字,落款“乾隆丙子年春二月楚南使者陈宏谋题”。写好后,在右上方钤上刻有一句唐诗“霄汉常悬捧日心”的长方形篆章,左下方钤上两枚正方形图章,一枚为“陈弘谋印”,另一枚为“大中丞章”。陈宏谋离开城步后,当地官员雇请工匠,把字幅刻在神留山的应声岩上,从此,应声岩也改名为錾字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