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娄星区民政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1-05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李宗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17年12月26日,娄星区民政局局长刘正才带领20名机关工作人员风尘仆仆地赶到局里的驻村扶贫点——水洞底镇撑田村,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脱贫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子女上学和生活开支,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生活方面的打算和诉求,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这是娄星区民政局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的一个缩影。

  娄星区民政局以“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宗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把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在2017年的区政协民主监督评议工作中被评为最满意单位。

  社会救助精准有效

  清理整顿,促进低保公开公正。区民政局出台《娄星区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和兜底脱贫对象,彻底清理农村低保中的不按标施保、“拆户保” “违规保”“人情保”“关系保”“维稳保”等问题,实现精准认定、精准救助。在清理整顿的同时,将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保障水平从154.36元提高至199.23元,救助水平提高30%;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保障水平提高30元。

  精益求精,筑好兜底保障防线。区民政局根据《娄星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实施方案》,将农村低保对象中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的对象进行重点认定,最终认定兜底保障对象185户、381人,月人均保障水平从220元提高至268元,高于省厅指导标准252元;认定低保对象1863户、3786人。在规定时间内将农村低保对象和兜底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数据全部录入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并按上级要求在2017年11月30日前实现系统管理和发放资金。

  推陈出新,提升特困供养质量。针对历史问题导致现有特困人员存在有女户、残疾等级和年龄不达标等情况,对乡镇街道特困人员进行全面入户调查,通过清理重新认定,全区现有城市特困人员151人、农村特困人员1465人,188人享受失能护理补贴,按照城市每月500元、农村每月300元、敬老院失能人员每年3000元、其他特困人员每年1000元进行补贴。

  与时俱进,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截止2017年11月底,全区共救助患者6202人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933万元。并按要求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对象,按50%的比例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合参保。

  查漏补缺,规范临时救助制度。该局出台《城乡居民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实施方案》,加大对因灾、因意外事故、因患重病的临时救助力度,确保这些家庭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通过临时救助有效解决了低保边缘户的实际困难,缓解了信访压力。截至2017年11月,全区共救助临时救助对象9044人,支付救助资金710万元。

  抢险救灾卓有成效

  在2017年6月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全区受灾人口达154171人,紧急转移安置23530人,直接经济损失10.5亿元。

  2017年7月7日,依据省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区民政局迅速在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召开了核灾救灾工作部署动员大会,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核灾救灾工作,并将各乡镇灾情汇总后向省市上报了《因灾倒损住房台帐》和《因灾应急期和过渡期救助工作台帐》。迅速部署了万宝镇志木村龚日介、大树村曾玄明、蛇形山镇花桥村胡玉明等五保户、全倒户的灾后重建帮建工作。出台《娄星2017年因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因灾倒损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和《娄星2017年因灾倒损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实施细则》,成立了包干到乡镇街道的8个指导巡查组,组织各乡镇调查核实灾后重建计划和重建花名册。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公示、区级审批的程序,全区因灾倒损恢复重建603户,其中特困重建户181户、一般重建户122户、维修户300户。国土、城乡规划办、财政等部门给灾民减免相关费用,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已全部竣工,竣工率达175%,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2017年区民政局抗洪救灾工作成绩卓有成效,最大限度减少了老百姓的财产损失,人员无一伤亡,未垮一塘一坝,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了各级肯定。共计下拔救灾款物825万元,其中救灾应急及慰问资金445万元,救灾物资380万元。争取省、市、区资金约2000万元,及时妥善安置灾民,部署灾后重建等相关救灾应急工作,受到灾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民政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区民政局被评为区级抗洪抢险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市级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区级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重点民生项目亮点纷呈

  区民政局对2017年全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认真的组织建设和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检查组好评。2017年全区共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个、小型养老机构3家、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11个,都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共计投入1261万元,新增床位308张,超额完成142张,完成了网上公示及数据评估认定工作。

  加强领导。成立全区民政系统2017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建设领导小组,该局局长任组长,副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组员具体抓落实。及时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到各分管领导、各单位和各责任人。目标任务与承办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挂钩,确保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完成。实行月报制度,随时掌握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实行不定期督查制度,由分管领导及业务股室到各项目点进行现场督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精心组织。由分管领导带领各相关股室工作人员,对2017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形成详细的实施方案。不定期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项目单位整改。

  不断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创新模式。积极整合各类社区、村部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动项目建设。整合闲置公共资源,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维修、扩建、新建功能服务区等模式,投入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五保老人等特殊人群精神生活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大力推进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引入市场资本,运营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既解决了因社区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而造成的运营困难问题,为政府解了压,又提升了机构的养老服务质量,还大大提高了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殡葬改革工作后发赶超

  2017年,娄星区不断加大殡葬改革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强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辖区内违反殡葬改革管理规定的丧葬行为得到有效制止,居民治丧行为大为规范,死亡火化率和集中治丧率稳步上升,殡葬秩序进一步好转,成效显著。

  健全组织领导。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区殡葬改革工作,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为殡葬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完善规章制度。2017年娄星区完善、修订了新的《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考评办法》,出台了《娄底市娄星区开展乱埋乱葬、修建豪华墓、大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和《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乱埋乱葬、修建豪华墓、大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告》,制作了《娄底市中心城区殡葬改革管理工作网络图》,为娄星区殡葬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健全责任制度。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和文明城市创建内容,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属地管理”工作机制,特别是发挥社区殡改联络员的作用,做好管理、劝导和信息上报工作,及时处置违规丧葬事件。同时,区民政局按照《考评办法》的要求,对各街道办事处当月的殡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督查、严考核,实行月度“一督查、一考评、一通报、一奖惩”,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和奖惩措施,确保殡改工作抓出实效。

  加大宣传力度。为确保殡葬改革政策深入民心,区民政局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固定宣传栏,整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殡葬管理政策规定,引导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厚养薄葬、节地环保新风尚,在全区形成了人人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