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小传
谢雪姣
1976年生于湖南株洲。湖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说教研室主任,中医内科学博士,中美双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师从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中医全科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坚持中医经典理论指导,针药结合,不用西药,以纯中医理法方药论治不孕不育、肿瘤结节、失眠焦虑、多动抽动症等内妇儿皮肤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见长。
罗成宇
1981年生于四川什邡市。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讲师,方剂学博士。2004年以来临床师从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现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分会常务理事。从医13年,擅长治疗鼻炎、咽喉炎、妇科儿科杂症、冠心病以及肿瘤康复、中风康复等。
◆葛晓舒
时令医论
记者:请问两位博士,为什么中医特别强调秋燥养肺?
谢雪姣博士: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也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所以人体的养生之道都与四季气候相关联。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相应的脏腑保养重点也不一样,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都要养脾。这样五脏和四季就对应起来了。中医很早就认识到秋养肺,如《黄帝内经》中有“四气调神大论”,提到秋三月的养护要点有“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肺气清”。秋季养护不当则伤肺,冬季就会产生顽固不化的泄泻。
罗成宇博士: 提出秋燥病名的是清代的喻嘉言。秋燥确实是季节性的气候特征,这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关。喻嘉言认为夏季暑热过后,天气转凉,山空月小,水落石出,都是燥胜的表现。燥与寒凉之邪是不一样的致病因素,燥胜则干,燥邪令人口干舌燥,鼻塞咽干,伤于表则皮肤皴揭,伤于内则津液损耗,精血枯竭。秋燥伤肺,则喘逆咳嗽。秋季天气变冷干燥,燥邪犯肺,确实容易引发感冒咳嗽。所以临床上秋燥养肺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记者:燥邪和天气干燥有关,它导致的疾病或症状主要有哪些?
谢雪姣博士:干燥不润是燥证的典型表现,如皮肤口鼻干燥、口渴饮水、干咳少痰、大便燥结等。燥证分外燥和内燥,秋燥致病多是感受秋季燥邪发生的病证,属于外燥,生病常常从肺卫开始。《诗经》言“白露为霜”,从白露到霜降也体现了秋季气温逐渐降低的过程,因此秋燥又分为初秋的温燥和深秋的凉燥。温燥属热,容易损耗津液,主要表现是干咳少痰、口渴鼻燥等,要用桑叶、杏仁、沙参等辛凉甘润的药物治疗。而凉燥属小寒,凉燥犯肺则肺气不能输布津液,于是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需要用杏仁、苏叶等温润的药物治疗。
罗成宇博士:温燥轻的可用桑菊饮、桑杏汤,重的可用清燥救肺汤。凉燥以杏苏散为主。秋季大家可能发现桑叶、杏仁类的药物用的比较多,因为桑叶能够轻宣燥热,杏仁能够润肺止咳。感受燥邪后咽干口燥特别重的,可以用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等都是生津润燥之力比较强的。初秋还比较热时,家中可备桑菊饮待用。
记者:秋燥时节应该怎样保养身体?
谢雪姣博士:古人一直强调“甘凉滋润”之品是清肺保金的要点。无论是药物还是食物都要遵循这个原则。秋燥用方多有桑叶、石膏、麦冬、杏仁、菊花等,它们都是甘寒生津的药物,既能润燥,又能养肺。
罗成宇博士:香燥的食物易伤津液,所以要少吃卤制品,卤味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八角、茴香、桂皮等香料,都具有辛温香燥的特点,吃了卤制品明显口干加重就是这个原因。老人家肠燥津枯,有便秘倾向更加要少吃卤制品。
谢雪姣博士:对,《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提到“四时用药例”,秋月宜加酸温之药如芍药、乌梅之类的,以顺秋降之气。这些药都是酸味有温热性质的,酸能收敛,温能制凉。而且乌梅等酸味食物能生津,促进唾液分泌,缓解口干症状,“望梅止渴”就是这么来的。李时珍说秋季养护要“省辛增酸”,就是少吃辛温辛辣的东西,增加酸味的药物食物,目的是滋阴润肺,增强肺卫之气的抗邪能力。
罗成宇博士:说到补,民间还有“贴秋膘”的说法,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夏季昼长夜短,人体活动比较多,再加上暑热,胃口不佳,一般都会消瘦一些。而冬季比较冷,多储存脂肪才好,所以秋季就要多吃营养的东西来准备过冬。但是现代人不再缺衣少食,而是普遍营养过剩,所以一般不用刻意再去贴秋膘。只是对于气虚体弱的人要注意益气养阴,强壮身体,增强营养,才能顺利过秋。
记者:秋燥当令,有哪些疾病比较高发?我们应该怎么防护?
谢雪姣博士:通过我在大量门诊中观察,秋燥当令之时发现容易引起产生或加重的很多疾病有: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病、急性胃肠炎、咽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痛风、口腔溃疡、秋燥症、病毒性肝炎等。防护上我主张6字诀:暖、淡、通、润、静、治。天气忽冷忽热,因此要及时增减衣物,注重适度保暖;以清淡的饮食为主,控制热量摄入,监测血糖、血压变化;保持大便畅通,心脑血管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清润”为宜,注意补水,多食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可润燥养肺)如萝卜、梨、香蕉、荸荠、百合、藕、银耳、莲子等。这里特别提醒痛风患者,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思想上保持恬淡静心,若身体出现短时间“一过性偏瘫”或一侧肢体瘫痪、“一过性黑蒙”,即突感眼前一片漆黑,看不清任何物体、“一过性视觉障碍”突感看东西模糊不清或眼前景物有缺失、不完整、哈欠连续不断等中风预兆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认真防治,积极养生,这样就可以平安过秋。
记者:能告诉我们一些秋季养肺的实用方法吗?
谢雪姣博士:食养比较方便,小儿、老人常常咳嗽、夜咳,但痰不多的可以试试白果川贝粥。白果6个、川贝5克、杏仁5克、百合10克、白木耳5克,蜂蜜30克,煮粥晚食。杏仁降气止咳,百合、白木耳、蜂蜜润肺,川贝润燥化痰,白果敛肺平喘。对喘息性咳嗽、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咳嗽都很适合。
罗成宇博士:除了吃粥以外,喝茶也可养肺,我推荐一个润喉桔梗茶,桔梗10克,甘草10克,参须10克,麦冬10克,罗汉果半个,煎水代茶饮。经常用嗓子的歌星、教师可以喝,能够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消除疲劳、保护嗓子。咽喉有痰的可以加化橘红5克,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