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李微微 : 建好用活政协云  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27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李微微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近年来,省政协立足新时代,着力打造政协云,借助“互联网+政协”,为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探索了新路径。


  一、建设政协云与新时代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要求相契合


  建设政协云,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委员履职平台,拓展政协履职领域,这种政协工作的新思维、新方法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基础是紧密联系的,符合政协性质定位,切合政协工作实际,是政协履职彰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现实选择。


  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必须敏锐感知、积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广泛汇聚民声,充分反映民意,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多达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1.2亿以上,网络已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公共话题发酵的最大空间、社会热点问题的最大集散地。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民意在网上,政协工作也要做到网上去。借助“互联网+政协”平台,把网络空间的真知灼见、鲜活民情,通过政协客观、准确地反映给党委政府,将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和身边的困难,通过政协委员在政协云上提交微建议,提供微咨询,开展微协商,实施微监督,对接党委政府的微建设、微服务,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持续参与民主的权利,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微需求、微困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当今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和工作生活方式,塑造全新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治理模式。党的十九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部署。其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党和国家“互联网+”相关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架构的重要一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推动“互联网+政协”建设,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增进共识的重要作用。


  顺应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新要求。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格局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当前,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直接和深入地参与到了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是前所未有的。借助“互联网+政协”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经成为人民政协履职创新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相关文件中,均提出了“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要求,为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政协云,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充分利用政协云的平台优势,政协组织可以有效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实践,不断丰富协商民主的内涵,扩大协商民主的外延,为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探索新路。


  二、建好政协云,打造“不落幕的政协全会”


  湖南政协云,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的集APP客户端、门户网站、展示大厅、微信服务号、微博、短信等于一体,涵盖履职、服务、互动、管理、宣传等功能的“互联网+政协”平台。政协云坚持“以委员为中心,以履职为引领”的建设理念,推动党委政府、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公众之间多方有序有效互动,实现履职流程的全方位覆盖、履职链条的全环节管理、履职主体的全天候参与,打造“不落幕的政协全会”。


  政协委员履职的新平台。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但委员大都是兼职,除了政协履职以外,还有繁重的本职工作。政协传统的履职方式需要集中时间和力量统一组织开展活动,由于委员工作的差异性、特殊性,常常出现履职活动与本职工作相冲突的情况,而且政协组织的活动是有限的,每次参加的委员也是有限的,委员参与政协履职活动的覆盖面难以扩大,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全面。通过政协云,构建起上通全国政协,下联市州县政协,横连兄弟省市政协,对接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面向各级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的互联互通平台,可以帮助委员更及时便捷地对接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全面地知情明政、掌握社情民意,更广泛高效地参与政协履职活动,突破多数委员是兼职委员所造成的时间、空间限制,拓展委员履职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渠道。通过政协云,建设延伸到底、畅通有序、处置有力、反馈及时的社情民意收集处理网络,建立委员与界别群众、社会公众常态化的双向互动机制,打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借助政协云“掌上提案”“掌上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热点关注”“委员网上工作室”等履职板块,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提出意见、反映困难提供体制内规范有序的渠道。在委员与群众实时互动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掌握和分析民意热点,及时发现公众普遍反映的倾向性问题,并将问题线索归纳整理,上升为政协组织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的重点课题,推动委员与人民群众以政协云为媒介,在协商互动中加深了解、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政协话语权的新高地。话语权是人民政协最大的权利,政协履行三大职能,都离不开“说话”。讲好新时代的政协故事,更需要现代化的话语平台来展示政协智慧和魅力。通过政协云,充分运用新媒体思维,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实时直播政协重大履职活动和协商议政的重要会议,即时精准推送政协资讯,全面宣传展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履职成果,使政协好声音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让全社会更深入地认识政协、认可政协、信赖政协,扩大政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政协工作的新载体。通过政协云,将实现政协组织的多级联动、资源信息的多网联通、社会力量的多方联合,提升政协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分析和汇总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协制定年度工作重点、协商和监督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履职电子档案,使政协组织全面掌握委员的履职情况和参与程度,提高服务和管理委员的精细化水平。


  三、用活政协云,推动政协履职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2016年4月,省政协正式启动政协云建设。2017年1月,政协云成功上线运行。近两年来,省政协依托政协云,以建好为基础,用好为目标,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政协履职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初步搭建了政协委员全天候履职平台。省政协组织的调研、协商、监督活动和相关重要会议,均已通过政协云发布、对接和开展。委员在政协云上,可以随时随地报名参与调研活动,开展协商议政,提出微提案、微建议、微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履职进入“掌上时代”。比如,政协云“微建议”板块开通以来,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提出微建议几千条,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难点问题,在委员实时关注和政协跟进助推下,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逐步解决;政协委员开展持证视察,通过政协云实时与公众互动交流,并借助“远程协商”系统,在线协商,在线监督,方式灵活,时间成本低,参与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在中央大力推动社会治理力量下沉、重心下移的大背景下,政协云还在长沙、株洲、常德、益阳、永州等地试点对接政协委员工作室、社区网格化治理平台、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政府服务热线等党务政务商务村务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力量,将政协履职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深入。


  初步实现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成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包括全会开幕会、大会发言、议政性常委会议等5场面向社会公众的网络视频直播活动,界别协商等10多场图文直播活动,近千万人次在线观看、评论,受众遍布全国各地。政协委员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在省内各市州、县市区,省外港澳等地区,远程连线发言讨论,省、市、县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实时参与评论互动,通过政协云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各方“声音”在协商议政现场交互交流交融,形式新颖、效果突出,社会反响良好。重点打造的“热点关注”品牌活动,推出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涉及开放崛起、教育扶贫、环保督查等各个方面,阅读转发和评论的网友超过10万人。这些话题直面网络民意,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发挥了政协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增强了不同界别、不同阶层群众的联系,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沟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初步形成了具有政协特色的全媒体宣传矩阵。以政协云为载体,有效整合了省政协湘声报社、文史博览杂志社等传统媒体资源,完成了门户网站改版升级,开通了湖南政协、湘声报、力量湖南微信公众号,加强了与国内、省内主要媒体资源的协作,初步形成了“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的全媒体宣传矩阵。政协云开设了具有政协特色的资讯栏目,实现政协履职活动的实时全方位报道,重点打造的“云宝早自习”特色品牌栏目,总点击量超过300万人次,日均收听人次在2万以上。2017年,还通过政协云联合红网举办了八期“政协主席走进红网”系列访谈,省市县三级政协主席在线与群众交流互动,超过500万人次在线参与,极大地传播了政协声音,展示了政协形象,传递了政协正能量。


  初步构建了服务政协履职的大数据资料库。政协云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突出“云”概念,提出了“一朵云打破藩篱,一朵云连通世界”的构想,在确保政治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正在着力打通部门与层级关卡,实现政协系统内部和政协系统与外界的数据互联互通。目前,政协云大数据中心以政协履职活动产生的资料为分类依据,建成了包括提案、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理论研究等15大类7000多万字的资料库。正在建设中的大数据中心还将与国家知名数据网站、图书馆等外部资料对接,在数据支撑基础上,拓展延伸数据整理、分析、运用功能,为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提供重要参考。


  四、深化认识政协云,服务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政协云的建设和实践,在全国地方政协是率先尝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协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湖南政协工作中的充分体现,是地方政协履职平台的变革式创新,得到了全国政协、兄弟省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广泛好评。认真总结和分析政协云蕴含的时代价值,对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推动政协协商民主的有益探索。政协云的建设和运用,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互联网时代的有益实践。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要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反映意见建议。而政协云在政协履职全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互联网平台,最广泛地收集民意,形成履职线索,开展履职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参与政协协商民主的舞台,体现了“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和“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使“政治协商”这一平时看起来“高大上”的政治活动走入“草根”,融入群众生活,成为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扩大政协政治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政协是政治组织,不是权力机关,履行职能不能靠强制约束力,只能靠政治影响力。扩大政协政治影响力,要靠政协所提意见、批评、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靠真知灼见、以理服人。政协组织借助政协云,进一步丰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形式,拓展履职的新领域、新手段和新渠道,可以为助推新湖南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多发声、发好声,并通过政协云放大政协好声音,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以此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力,形成更大政治影响力。


  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有力抓手。政协云将政协的基本职能、履职主体、工作流程和运转方式与互联网紧密融合,切实增强政协履职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推动政协工作更加契合互联网时代要求,构筑起政协的网络民意通道、网络议政载体、网络监督渠道、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履职活动全过程服务管理、履职成果全方位展示转化,有效破解了政协全会闭会期间委员履职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智能化的有效抓手。通过政协云开展履职活动,全程可视,全程留痕,参与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政协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精细化,还可以对履职成果进行客观统计与量化考核,进一步增强委员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和开展工作,只有把委员个体的“点”、界别渠道的“线”和政协组织的“面”三者联系起来,构建立体化履职格局,才能充分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界别的集体智慧和政协组织的整体优势。政协组织的“面”借助政协云,充分利用委员工作室、网上界别等方式,将委员个体的“点”通过界别渠道的“线”串联起来,提高界别调研、协商、监督的组织化程度,综合界别委员的集体智慧,提出专业化、精准化的对策建议,使政协议政建言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履职实效进一步增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