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刘春开始着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改善贫困地区人群的生活质量,这一想法在她主持的“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中得到了实施。
刘春:
保护老街留下乡愁
“历史文化街区不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省政协委员、省文物局调研员刘春在履职中,始终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作为重点,积极开展调研、协商。
过去的一年,刘春和相关调研组走遍了省内大部分县市区,也前往浙江、广西、新疆等省区作比较调查。
“湖南一共有15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全省只有永州柳子庙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同质化已经成为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共同现象。”刘春回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坦言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2016年1月29日,省政协全会期间,在文艺界别联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汪涵提出的“文化认同感才是真正的购买力”的观点,让刘春至今印象深刻。
刘春说,在调研中很多委员都发现,一些地方为了修建商业设施,选择将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拆除,然后选址重建;或者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原住民整体搬迁,再进行招商引资整体开发。虽然后修的建筑更加气派、街道更加宽敞,但所有的历史文化气息都被商业化氛围所笼罩。外地人来只能看一下热闹、吃点小吃、买点小纪念品,而本地人在这里也找不到丝毫的城市记忆。
刘春认为,在当前全域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物资源占旅游资源的绝大多数,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并非是彻底杜绝商业化,而是要研究怎样保留更多人文因素,达到两者的和谐与平衡。
“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砖一瓦和背后的故事都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无声讲述着我们和这座城市的故事和历史,是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的共同记忆和乡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在刘春看来,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份活的文化遗产,也是所处其中的人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因为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由于它们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具有的外在价值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才会更有意义、才会可持续发展。
2016年,刘春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改善贫困地区人群的生活质量,这一想法在她主持的“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中得到了实施——由各级文化保护部门搜集资料,帮助地方讲好文物故事,传播家乡历史,培育优秀的基层讲解员,该政策还向贫困地区倾斜。
“由于乡村地区开发相对滞后,很多地方还保留着非常完整和优美的传统村落。环境是最后一桶金,在这些传统村落消失之前将它们保护起来,抢占全域旅游市场先机。这也就相当于在文化领域造血,留下乡愁的同时,让那里的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刘春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