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山货变网红界别唱大戏   靖州县政协助力脱贫攻坚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8-03-09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陆国忠

“担担挑水寸步难,肩挑手提实艰险。饮水不忘扶贫人,党的恩情比蜜甜……”当清澈的水流从水龙头中哗哗流出,贫困群众激动得眼睛湿润了。

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靖州县政协积极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积极引导政协委员献计出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政协主席尹翠华说,在省、市政协发出参与“三个一”扶贫行动的动员令后,县政协全力促进委员在参与中履职,在履职中参与,实现了委员与扶贫户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随着“三个一”活动的深入,靖州县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和自己很亲,感受到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牵线搭桥 促进信息与产业对接

靖州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交通相对闭塞、信息比较落后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瓶颈。

“信息不对称、产业未能有效对接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县政协组织的一次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大部分土生土长的企业存在着扩大生产规模难、原材料供应不足、劳动力缺乏等问题,但与此同时,乡村普遍存在富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原材料销售困难等问题。

另外,如何让省、市数千万元的产业引导资金,与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进行对接,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做好信息、产业对接,政协主动牵线搭桥。县政协迅速启动了民主协商机制,邀请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贫困村和贫困户代表,就产业扶贫项目对接进行面对面的协商。

如今,一套促进产业对接的政策已经出台,企业、贫困村和贫困户参与协作机制形成,农户、企业、政府“三赢”的局面深入人心。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以来,靖州县有120多家企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速投身产业扶贫,发展产业项目670多个,落实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1亿元,带动贫困群众2.6万人,人均增收3600元。

献计出力 “三宝”走出大山

牵住产业的牛鼻子,因地制宜方能拔穷根。

靖州有“三宝”:杨梅、茯苓、山核桃。围绕更好地发挥“三宝”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等,靖州县政协多次进行调研和协商。

把杨梅种植基地建成景区,促杨梅销售形成电商冷链物流,研究制定靖州杨梅种植加工技术标准,把苗侗团寨打造成客栈……委员们的一个个“金点子”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在产业扶贫措施中加以吸收推广,推动了全县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关界别委员立足自身优势,既献计,也出力,投身杨梅、茯苓、山核桃等产业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自己的建言落实生根、开花结果。

吴景良委员在渠阳镇梅园村成立隆兴杨梅合作社,建立杨梅标准化生产、采摘示范基地3000亩,百余户入股梅农户年均增收9000元。

陈龙则委员以“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5个乡镇800多贫困农户签订了无公害茯苓种植和购销合同,发展茯苓种植基地上千亩,户均增收1.25万元。

“互联网+”为土特产插上翅膀,飞出了大山。刘英顺、彭英委员通过搭建电商平台,促进山货变网红,帮助村民拓展了增收之路。

政协委员积极作为,广泛地带动了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

个体+界别  “三个一”多样化开展

一年前,靖州县政协把“三个一”扶贫行动纳入各界别活动年度计划,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由各专委会牵头组织实施。

县政协副主席禹容娥介绍,此举既提倡委员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又鼓励界别集体参与,不仅促进了委员结对的全覆盖、帮扶活动的全参与,而且凝聚了委员的力量和智慧,有助于解决委员在帮扶中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的问题。

渠阳镇三合村村民李昌顺长期卧病在床,女儿读初一,平日就靠他的妻子卖小菜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储文晶委员得知情况后,立即为他家送去了慰问金。与储文晶同为农业界委员的张源凯、罗松贵、谢克宏,还将李昌顺的女儿李露作为共同资助的对象,承诺将负责学杂费、生活费直至完成学业。

医卫界、科技科协界开展送医送药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群众义诊500余人次,帮助农民解决种养技术问题60多个;工商联界举办“放飞梦想,同心工程”爱心助学活动,筹措67万元帮120余名贫困大学新生圆了大学梦;教育界、医卫界联合开展以扶助一批贫困学生、进行一次励志教育等为主题的助力教育扶贫活动,将政协委员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


   如今,“三个一”扶贫行动已成为靖州县政协履职为民的特色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