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对接“一带一路”,推动长沙产业“走出去”
发布时间:2016-09-09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如何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速长沙本地企业“走出去”,化解过剩产能,带动产业升级,是长沙当前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长沙“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各项工作在省内走在前列,但与国内先进城市比,在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工作氛围不够浓厚,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缺少完善的联动机制;政策有待完善,国家和省厅出台了外经合作支持政策,长沙一直未配套出台政策,未将对外经济合作纳入商贸发展资金预算;政府协调指导和公共服务有待加强,区县、园区“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境外风险错综复杂,防范难度大;企业本身存在短板,有的企业“水土不服”,“走出去”后陷入困境。

  

  建议:

  

  一、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建议成立长沙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商务、发改、经信、海关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研究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重要政策、重点任务,制定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配套政策,出台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和规划实施方案。

  

  二、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包括健全境外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境外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对重大对外投资和合作交流项目建立部门对口联系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进行外汇市场的产品开发,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建设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若干新型智库等等。

  

  三、搭建平台,夯实基础。从政府层面来说,包括增开国际航线、加快长沙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教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争取“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来长设立办事机构等。从企业方面来看,要加强人才培养、严格依法合规经营。

  

  四、政策扶持,项目推进。建议由市财政设立对外经贸合作专项基金,对境外经贸合作项目进行奖励和补贴。争取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支持范筹。搭建以财政资金为导向、政策性金融为杠杆、商业金融为主渠道、资本市场为补充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定期发布优先推进项目清单,抓住关键性、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集中突破。鼓励有实力的跨国经营龙头企业采取工程总包、BOT等形式承接海外业务。支持优势企业在海外建立合作开发园区和原料基地、并购企业。

  

  (作者单位:长沙市政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