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1-04-23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姜仕贵



  前段时间,读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的《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文章中很多关于读书的观点不仅让人产生共鸣,还给人有一种寻寻觅觅找到知己的美好感受。


  从文章中信手截取一个观点:从别人的故事里获得自己的人生感悟,从别人的经验里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书本给人的启发,不仅仅是知识的扩充,更是心胸的拓展。任何时候,读书都能给人前行的力量。当你感到迷茫时,最好马上去做一件百分百投入的事情,而这件事情最好是读书。


  古人讲:“少而学,壮而有为;壮而学,老而不衰;老而学,死而不朽。”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给别人说或者是接受老师的教导: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就连毛泽东主席都曾风趣地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对于我们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意义。


  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在延安号召干部学习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就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359天。”毛泽东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渊博学识,认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善读书,这个好习惯伴随着他一路走来,无论是梁家河的知青岁月,还是清华学堂的学生生活,亦或是后来走上领导岗位,直到现在成为国家掌舵者、人民领路人,从来都是勤读不辍。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有人发出“静下来读点书是一种奢侈”感叹,确实已经到我们应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更要把读书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唯此,知识才不会老化,思想才不会僵化,能力才不会退化,才能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思路、发展上有新境界、工作上有新成效,把自己培养成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人才,才能把平时读书学习到的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每天只要有闲暇时间,泡上一杯清茶或白开水,有时端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有时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有时睡在卧室的床上,有时蹲在厕所如厕,不同的地点却总是怀着一颗学习的好奇之心,看看书、浏览报刊了解时事新闻,随时准备一支黑笔和红笔夹带在书里,一边阅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每当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篇文章,像交了一个益友。


  我很认同著名作家梁衡老师的提法:书这件东西是专门给懂得精神享受、有精神进取的人准备的。读书能医愚,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聪慧。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说,读书不仅仅能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还能给读者带来愉悦,那是一种抛弃繁杂琐事后对生活的品味。所以,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再从“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文章中截取一个观点:读书,也许不能马上帮你解决眼下的问题,但是会一点一点地滋养你,让你不断权衡与思考,最终获得冲破阻碍的能力。只有不断地保持思考并提升自我认知,才可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从容不迫,在面对掌声的时候不迷失方向。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领导干部善读经典,学习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著作,是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潮流的重要路径;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向实践学、向基层学,要学好社会这部“无字大书”。基层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作出科学决策、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工作创新的源头活水,因此,必须要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淡化“官念”,放下“架子”向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求真知、求学问。


  读书是人生的一种修行,一种享受。贫乏的人可以在书中看到希望,富有的人则从书中读到责任。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知识在急速地累积、迭代、更新,一旦疏于读书学习,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珍惜时间,把读书作为一种自觉行动,更把读书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