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春上小竹笋
发布时间:2021-04-09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张强勇



  小竹笋是故乡旧物。


  我记忆中的小竹笋,是过了清明又半月之后,大地上水汽氤氲,春日暖阳,乳燕呢喃,万物昭苏,垄上的桃花,坡上的梨花,正萌生着绿意,就有了竹笋破土的满园春色。


  早春二三月,天气回暖,成片大竹林里的春笋,就已经钻出了地面,三五十天里就咕噜咕噜的刺向了天空。这样的大笋,对于我们乡下小孩子们来说,并不喜悦,因为这些大笋,是要长成大片大片的竹林,是属于公家的财产,公家用来编织箩筐、箢箕、筛子等竹制品的。


  小孩子们都在急切地等待着清明后的那一场春雨。等待一场春雨过后,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竹笋就毫不犹豫地钻出地面,它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你的想象,先是一撮嫩嫩的芽,被厚厚的落叶深埋着,悄悄地拱开了地面,一个个褐色的小竹笋顶着青色的小尖钻了出来。白天,阳光温暖掠过,燕子也飞到了江南。笋冒尖了!春雨淅沥,半夜醒来,在挨着溪边、山畔的房子里,甚至可以听见春雨下小竹笋出土拔节的声音。记得南宋诗人陆游《访野人家》诗云:


  山入柴门窄,桥通野路长。


  群童挑燕笋,妇幼采鸡桑。


  淳古非今俗,留连到夕阳。


  盘餐敢辞饱,满箸药留香。


  陆游说的挑燕笋倒也是很贴切。记得小时候,父母把几个菜园子围了栅栏,顺便将一些竹鞭子埋在了栅栏边,到了第二年春上,在那竹鞭上,就会冒出很多的小竹笋,我们会顺着竹鞭,用小锄头或者小铲子沿着笋根插入,“咔嚓”清脆一声,小笋就与竹鞭两分,拎出来一看,笋的根部白中泛黄,鲜嫩嫩的都能掐出水来,十分惹人。


  等到山上的小竹笋长出来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会在大清早起来,套一件破烂的衣服在身上,穿上套鞋,提一个竹篮子或者拿一个蛇皮袋子,有的还会带上一把小柴刀,就往山里顺着小竹子的周边寻去。一根根的小竹笋,层层的箨衣紧紧地包裹着稚嫩却坚韧的身子,正好奇地往外探出头,颤颤微微地抖落一身泥土。小竹笋往往都生长在荆棘丛中,我们在荆棘、竹林中穿行,一不小心,手、脚、脸部就会不同程度被荆棘拉伤,身子“挂彩”是常有的事儿,要是沾了雨水、汗水、露水,渗入拉伤了的肌肤中很疼。现在想来,扯竹笋倒也是个辛苦活。


  古时,笋便是宴客佳品。《诗经·大雅·韩奕》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意思是说用竹笋及香蒲的嫩苗做菜蔬以待客饯之。可见笋是如何的珍贵。小竹笋是我吃过的笋里味道最为鲜美的。用小竹笋可以搭配很多的菜蔬,做成一道道可口的菜肴。把小笋子从中剖开,或切成丁,或撕成长条,与腊肉放在一起猛火翻炒,放入葱蒜、干红辣椒,虽是简单家常,却也美味,腊肉有咸鲜味,小笋子有新鲜味,两种味道交融在一起翻炒,那味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不是一个吃货,但也能说出几样菜名来,诸如小笋炒腊肉,小笋炒酸菜,还有小笋炖鱼头、炖鸭等等,一想起来不禁口舌生津,顿觉味蕾在齿,鲜味犹胜。白居易在《食笋》中写道: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笋吃多了,肉都不想了,是不是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的老家,五一节前后,也就是立夏时节,有吃小竹笋的习惯,小竹笋的美味诱惑着人们,香味洋溢在山水间,洋溢在大家的心里。只是那时节的小竹笋,已经不再鲜嫩,很多都长成了小竹子,节节攀升向上,有的已经弯下了腰,笋尖俯向了大地,似乎要感谢土地的恩赐。大家吃了小竹笋,寓意着今后的生活也如小竹笋一样,节节往上节节高,是故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