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魂牵梦绕橘子洲
发布时间:2017-03-21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仙”,实际上指的是名人。山川河岳,名楼古刹,无不是因名人而名,因名人而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成就了泰山之尊;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漫溢了西湖之美;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显赫了滕王阁之名。在长沙湘江江心,有一沙洲名叫橘子洲,世人誉之为“天下第一洲”。何也?人文荟萃也。

  史载,橘子洲生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为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400多年后的一个春天,垂暮之年的大诗人杜甫溯湘江而上,舟过橘子洲,登临岳麓山,随兴赋诗一首《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中写道,“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杜甫一生漂泊愁苦,晚年入湘投奔衡州故友,心情愉悦舒畅。在离开长沙时,又乘兴写下《发潭州》:“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只是他不知道,此行诸多波折,不遂人意。770年冬天,在潭州飘往岳州的一条小船上,一代诗圣无声凋零。

  又是四百年沉寂。1167年,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远道而来,造访湖湘学派宗师张栻,“朱张会讲”大幕由此拉开。连续两个多月,朱张二人泛舟湘江,漫步橘子洲,论道于岳麓山麓,一时间学子云集、人文鼎盛。时人形容当时盛况,“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又有诗赞曰,“二贤讲学当年事,古渡犹教胜迹传。两水平分帆影外,一亭孤峙渚花天。洲中细雨闻芳若,山里云深掩杜鹃。漫说文津和道岸,迄今遗绪几人肩。”然世事无常,27年后,朱熹任职湖南,移节长沙,闲时仍取道古渡赴岳麓书院讲学。只是张栻已故去多年,两人只剩一人,世间再无人与之争辩。

  又是七百年等待。1850年1月3日清晨,一叶扁舟泊于橘子洲头东岸的湘江边。船上坐着一位历尽沧桑、名满天下的老人,他在这里等待一个蛰居乡间、自诩今亮的湖南举人。是日傍晚,举人飞马赶到,因心情急切,上船时不小心跌落水中,浑身湿透。当天夜里,这两个身份和年龄悬殊的人开怀畅饮、彻夜倾谈,纵论国家大计。这是他们初次谋面,也是最后一面。两人仿佛相交多年,又胜过相交多年。这位老人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这个举人便是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当夜他们纵论的是定疆御俄之大计。1875年,左宗棠力排众议、舆榇出关,一举克复新疆,为华夏子孙保住了160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此等惊天泣地之壮举,就决于25年前的一个寒冷冬夜,决于橘子洲头的一条小船。

  与左宗棠同时代,千古完人曾国藩练兵橘子洲,胸怀天下,踌躅满志。1854年,曾国藩率大小船舰240艘,水陆大军1.7万人,挥师北上。3月,被太平军大败于岳州;4月,又惨败于靖港。“活捉曾妖头”、“活捉曾妖头”……,湘江水上喊声震天。万念俱灰的曾国藩,带着满腔愤懑,纵身跳进滚滚湘江。幸好部属及时救下,一路风吹浪打、旌旗飘摇,仓皇回到橘子洲。那一天,应是曾国藩一生之中最痛苦、最失意、最绝望的一天。回橘子洲不久,湘潭传来捷报,“湘潭水陆大胜,十战十捷”。曾国藩转悲为喜,振作精神,重又踏上屡败屡战、艰难隐忍的封侯拜相之路,历经十年艰苦,终成不世之功。

  又是大半个世纪风雨。橘子洲迎来了千年际遇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毛泽东。1913年至1923年,毛泽东经常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在这里搏浪击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925年晚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不禁忆起青春往事,写就了恢弘壮阔的《沁园春·长沙》。24年后,也是秋天,那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青年男子,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了,东方巨人惊艳世界。毛泽东是伟人,亦是性情中人。建国后的20多年里,他七到橘子洲。一次,他一下火车,就直奔猴子石,游泳横渡湘江,在橘子洲上岸,与洲上农民聊天合影。又一次,他和周恩来同游天心阁。路过橘子洲时,毛泽东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车到天心阁,恰遇一群白鸽腾空飞起,周恩来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两位伟人一唱一和、妙趣横生,传为民间佳话。1974年,81岁高龄的毛泽东最后一次回湖南,他执意乘车去橘子洲,去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看看安放在那里的绚烂青春;他也执意要下湘江游泳,只是未能如愿,青春是回不去的忧伤。

  湘江北去,不舍昼夜;橘子洲安详,不论春秋。对于毛泽东、曾国藩、左宗棠来说,抑或对于千千万万的湖湘子弟来说,湘江是父亲,代表着漂泊和闯荡;橘子洲是母亲,意味着等待和归来。湘江是梦和远方,而橘子洲,是魂和故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