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四季|谷雨】悦读《新诗选读》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兼任湖南省文联主席。4月22日,我在省文联九届七次全会当选后回到家里,不由自主地从书架上抽下了这本《新诗选读》,忆及自己曾经如谷雨般温润的“文青”岁月,恍若隔世,百感交集。
《新诗选读》编印于1978年,署名是《湘江文艺》、《湖南群众文艺》编辑部,没有书号,只供内部赠阅。它收录了1919年至1965年间各个时期影响较大,或在创作方面有所探求的新诗210首、新民歌30首。包括至今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凤凰涅槃》、《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名篇。
当时,我从知青农场招工到邵阳纺织厂,也是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处于青春勃发时期。和大多数文艺青年一样,我对文艺的爱好是从诗歌开始的,这本《新诗选读》就成了我爱不释手的“宝贝”。这本书,我不知道翻了多少遍!那些激动人心的诗句,令我体味到诗歌之美,艺术之美。以至于38年过去,我在今年4月陪同全国政协文史委王太华主任带队的委员考察组赴雷锋的故乡望城考察时,还在车上和翟卫华、陈建功等委员不约而同地背起了贺敬之的《雷锋之歌》的起首句:“假如现在呵∕我还不曾∕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假如让我呵∕再一次开始∕开始我生命的航程——∕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哪里是我最迷恋的地方∕哪条道路呵∕能引我走上∕最壮丽的人生∕……”由此我们又谈起《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在回味诗人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的同时,也对他猝然离世惋惜不已。《新诗选读》中的不少诗歌是“火红的年代”里激情燃烧岁月之河中流淌的历史涛音,亦成为那个时代的烙印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翻阅着发黄的《新诗选读》,我还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也就是这本书的主要编选者——黄剑锋老师。黄老师当时担任湖南省《工农兵文艺》(后改名为《湖南群众文艺》)编辑部诗歌编辑,他从来稿中发现了当时还是下乡知青的我的习作,而后,就把刚刚招工的我借调到编辑部改稿,看稿。这本书,我是亲眼看见他一字一句核编的。当时没有电脑网络,通信也不甚发达,查验一篇诗文的准确性需要翻阅大量纸质资料,有时对不同资料的取舍还需要写信求证,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是很大的。但他凭借着对编辑工作,对文艺工作的热爱和负责,硬是把这件事做成了。
黄剑锋老师对本土文学青年尤其关爱有加,在品识文艺作品方面也是慧眼独具,他的心思主要用在作者上,用在作品上。他负责编辑的几个诗歌版面,每一期出现的新老作者的名字都有所不同,不少湖南本土知名作家都是在这个小小园地里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路。2005年,黄剑峰老师病逝,我专程从怀化赶到长沙,为他送别,遇见谭谈等文艺界老友,都不约而同地忆及斯人对待文艺的那种纯粹态度。
如今,历经市场大潮的颠簸洗礼,相当一部分人似乎更加留念曾有的诗意和情怀。2016年3月20日,我看到《长沙晚报》A6版的报道,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入选了2015年度“长沙人最喜爱的十本书”。这也说明,在屈原行走过的湖湘大地上,有不少的生命懂得:爱诗的人永远年轻!
岁月流逝,流走的是时间,流不走的是记忆。那些我们曾经拥有、渐渐久远的亲爱的日子,无论酸甜苦辣,终将淡远出一幅朦胧的山水画,淡化成如梦如幻的诗意,如当下烟雨之江南,蒸腾出万千气象和想象。
记于丙申谷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