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在湖南,创业在湖南 新疆小伙阿迪力这5年有着怎样的经历? “切糕王子”的人生蝶变
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厦13层,名为“湖南梦想起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企业,便是“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梦想起航的地方,“取这个名字,就是我们创业初衷最直白的表达——为了梦想。”
这是一家有着120名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公司。
25岁的董事长阿迪力,头戴维吾尔族花帽,小八字胡下流淌着自然而真诚的微笑。
创业、生活、梦想,以及人生信条,谈及这些,阿迪力说的最多的两个词是“热情”和“朋友”。他说:“湖南有辣椒般火辣的热情,而我有天山孕育的新疆热情。湖南人经常说‘喝杯白酒,交个朋友’,我也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所以我很喜欢湖南,愿意在这里扎根成长。”
而对于事业,他的信念更加坚定,“想正名的不只有美食,还有家乡,还有‘维汉一家’。”
追梦,从天山到岳麓山
1990年,阿迪力出生于新疆喀什莎车县一个农村家庭。在双语学校读完初中,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可以免费升学的哈尔滨73中。
“哥哥们一读完初中就回家务农了,我想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阿迪力的坚持,还不要学费,父母也就同意他来内地读高中。
出生在西北、读书在东北的阿迪力,成年之际,梦想到江南走走。到了高考填报志愿时,阿迪力选择了湖南长沙。“因为毛主席那首《沁园春·长沙》,我对长沙很向往。”
之所以选择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在新疆好找工作。”
从新疆喀什到湖南长沙,4700多公里,经过两天两夜火车的颠簸,2010年,20岁的阿迪力,只身一人来到了长沙。
从塔里木盆地西缘的绿洲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鱼米之乡,风变了,水变了,植物变了,青年也开始了他的蝶变。
2012年,岳阳发生“天价切糕事件”,切糕一度成为人们调侃、曲解新疆的代名词。
“在新疆,切糕还象征着爱、思念与关怀,这一事件把切糕的名声毁了,民众的误解很深。”切糕世家出身,十岁就会做切糕的阿迪力,看到网上的各种非议,十分着急。他决心让大家尝一尝味道正宗又价格实惠的切糕,为家乡的美食正名。
阿迪力找到蒋金亚、蒋春杨两个同学,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三个人一拍即合,注册淘宝店,在网上卖阿迪力亲手制作的新疆切糕。
蒋金亚负责营销策划,蒋春杨负责网店设计,而阿迪力统筹切糕生产和技术研发。凭着创业的激情,三人演绎起了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
“梦的最初,是为被误解的美食呐喊。”这是阿迪力切糕淘宝店页面的一句话。他们把切糕按不同份量进行包装,“尺寸、重量、价格,我们都会做很明白的标记。”为了给切糕正名,阿迪力还录制了一段自己亲手制作切糕的视频。
2014年5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对切糕的介绍,他们三人运营的切糕网店的销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节目播出后两小时,增加了300张订单,之后的几个月,订单像雪片一样飞落。“有一段时间,一天的销量过十万。”
切糕得到正名,三个切糕合伙人的创业故事也被大家知晓,网友更是亲切的称呼阿迪力为“切糕王子”,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的切糕品牌。
最开始,由于资金、销量等局限,阿迪力租用了岳麓山下一间民房来制作切糕。随着订单增多,声名鹊起,民房的生产条件和切糕质量标准得不到保证,阿迪力的“甜蜜”烦恼引起学校、政府以及同行企业的关注。
当年5月底,阿迪力从民房进驻到宁乡县妙盛工业园,园区免费提供了厂房和办公场地。为解人员、设备燃眉之急,宁乡经开区还给了三个青年50万元无息贷款。
在进驻园区当天,三个青年便成立了湖南梦想起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随后不久,公司还创建了国内第一条切糕制作流水线,又与湖南本土上市公司步步高达成合作,进驻步步高网上商城,开拓销售新渠道。
小切糕背后的大情怀
在生产切糕的基础上,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生产工艺,研制出更加符合汉族人和年轻人口味的多种新型切糕产品。在食品安全方面,他们还得到质监部门和高校专家的指导。
“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使产品更加具有市场吸引力”。阿迪力对公司运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去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在电视上看到灾区同胞们缺粮、缺水,感觉特别心酸。”面对灾难中痛苦的人们,阿迪力决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前不久,阿迪力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告别大学生活,与创业伙伴全身心地投入公司运营。“公司刚起步,并没有多余的资金,而切糕是高能量干粮,不需要其他工序,直接可以入口。”考虑到灾区有不少是少数民族群众,而切糕又是清真食品,于是三人开会决定,捐赠库存的2500公斤切糕,同时又赶工生产了2500公斤。
为此,公司全体员工,不论岗位,都走进工厂一线制作切糕。“那两天,大家加班至深夜,第二天依然按时上班,没有一句怨言。”阿迪力说,因为要把切糕先捐往鲁甸,公司所有订单不得不推迟3天发货。“客户都对此予以谅解和支持,这令我非常感动。”为了完成订单,公司还从银行贷款30万元采购原材料。
阿迪力载着1万斤切糕,经过40多个小时,长途奔波1200多公里,经湖南、贵州、云南三省,于8月7日下午抵达鲁甸县龙头山镇灾区。当一块块切糕递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看到民众感激的表情,阿迪力无比欣慰,“觉得一切苦累都值了。”
在央视2014年度“三农”人物颁奖典礼上,对阿迪力的颁奖词如此写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他送出的,是世道人心,灾民们接住的是民族情义,阿迪力用极具民族特色的切糕表达维汉一家亲,增添社会正能量。”
这年,阿迪力还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是大家的帮助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成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义不容辞。”阿迪力坦言。
去年“双12”网购热潮中,切糕网店在发送出的每一件快递中,都附赠一张印有新疆莎车县一所双语小学孩子照片的明信片,展示了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阿迪力说,那次共制作了100个孩子梦想的明信片16万张,后来公司收到很多买家寄来的礼物,希望通过公司转给孩子们。
“孩子们的梦想都很普通,一个布娃娃,或者一个书包,我希望通过行动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家乡的孩子。”阿迪力如此想,也在如此做。
分享美食,分享梦想
今年年初,阿迪力的父亲和哥哥第一次离开喀什,来到长沙。“主要是来看看儿子的创业到底是什么场景。”见到1200平方米的现代生产线,以及百多号人忙碌的身影,父亲吃惊得无言。
“爸爸以为我就是和几个人窝在一间小房子里一起工作。”父亲在长沙呆了五天,他明白了,长沙有让儿子留下的魅力。
阿迪力告诉湘声报记者,其实一开始父亲是反对他留在长沙创业的。“新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身边,不要走得太远,能相互照顾。”从小就离家的阿迪力,家里人更希望他大学毕业就回家,在家乡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现在,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阿迪力更有信心把公司经营好。他们的目标是2015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争取2018年能在新三板上市。
“我们通过微信平台、电视购物,以及跟航空公司合作等方式,拓展了营销渠道。”阿迪力透露,公司正在搭建新疆特产微信零售平台,“这不但增加了产品的经营种类,还可以让内地人们更加了解新疆,喜欢新疆。”
今年9月,共青团中央举办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团走基层活动”,阿迪力作为向上向善好青年典型,奔赴深圳、福建、上海等地,与各地青年、大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的一代,要敢于追梦,敢于为梦想付出努力和汗水。”
在演讲过程中,阿迪力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介绍新疆的美食美景,以及新疆人的热情和亲切。“我多想告诉汉族朋友们,这个季节的赛里木湖有多漂亮,吐鲁番的葡萄有多香甜,新疆大叔正弹着弹拨尔等待着远方的客人。”
创业之初,阿迪力只想着“专注做切糕,把切糕做到极致”,现在,三个伙伴已经不只是想为切糕正名,他们更想正名的是“维汉一家”,在“维汉一家亲”的天空下,年轻人能够激发出梦想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现在把天山的美食带来长沙,有机会,我也要把湖南的特产分享给新疆。”阿迪力畅想。
阿迪力对湖南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刚来长沙不久就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个城市。现在,这座城市里,他追逐着更加宏伟的梦想。
这位年轻人还敞开心扉道出了对爱情的渴盼:“会考虑在长沙安家,希望娶一个穆斯林姑娘,在湖南组建一个新疆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