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由湘声报记者李飞采写拍摄
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阅读方式日益多元的当下,我们该怎样读书?读些什么书?两位酷爱阅读的省政协委员,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分享经验与体会。
十几年来,他始终保持每天2万字,每年1000多万字的阅读量
人为什么要读书?省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给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回答:“读书使人睿智,让人优雅,它使我们内心变得柔和,让我们拥有爱的能力。”
“世上让人眼花缭乱、心醉神迷的东西太多了,但能让人始终保持安静和充实的东西并不多,阅读就是一种。”对王跃文来说,创作和阅读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创作资源,除了生活积累和观察,大部分来源于阅读。十几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每天2万字,每年1000多万字的阅读量,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两本旧书开启阅读世界
在王跃文的童年时光里,有两本破旧的书,为他打开了文学的窗户,也为他开启了进入阅读世界的通道。
十一二岁的时候,王跃文某天从大哥枕头下翻出了一本残缺不全的竖排繁体《红楼梦》,书中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宝玉出家等情节,看得他泪光盈盈。时至今日,《红楼梦》仍是王跃文书架上最常见的书之一。在他看来,《红楼梦》是四大名著里最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为此,他收集了十几套各种版本的《红楼梦》。
另一本让孩童时期的王跃文感到惊奇的,是照样残损得没头没尾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那时候,乡村孩子能看到的书,除了学校课本几乎没有别的书籍。《古希腊神话故事》里讲到神法力无边,里面还有更强烈的欲望,更复杂的感情,更狭隘的心胸,更令人叹惋的命运,这让王跃文惊奇不已。
“普罗米修斯偷火给人类,宙斯就让鹰生生啄食他的肝脏。看得我感到格外刺激,嘱咐自己千万别得罪神。”王跃文说,自己不是宗教徒,但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对所有的神有的只是畏惧感。
爱阅读的种子一旦萌芽,便一发不可收拾。王跃文在读大学时,当时图书馆的书有限,借书是有周期的,规定借多少天就得还。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借到了书,就在整个寝室里面轮着看,等所有人看完了以后再还,最后让借书的那个人去挨批评。
也是在这时,从托尔斯泰到巴尔扎克,再到雨果,王跃文读完了学校图书馆内藏有的所有外国文学小说。而其中,托尔斯泰是影响王跃文至深至重的一位外国作家。“从他那里,我领悟到伟大的文学家,必须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也见识到了文学的高度和标杆。”王跃文感叹,至今,托尔斯泰的文学光辉依然炙热地照耀着他。
“傅雷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心灵和情感上带来的冲击很大。”王跃文回忆起当时的阅读仍感觉十分强烈。罗曼·罗兰对克里斯朵夫与奥多和奥里维之间友情的描写,对葛拉齐亚爱情的描写,在他眼里依然是至纯至美的人间绝唱,仿佛雷电与鲜花同时迸发出炫目光彩。
“我对音乐、对友谊、对爱情的启蒙都来自于它。”王跃文感慨,那时候的人都极为单纯,一部小说、一句名言,就会影响人生观。
一定要多读经典名著
《小王子》是王跃文每年都要读的一本书。他说不同的人、不同时期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少儿读《小王子》,可以从中读到友情和奇特的想象力,年轻人可能从中读到爱情,老年人则可以帮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
“《小王子》是一本适合终身阅读的书。”王跃文以他的文学启蒙经历忠告年轻人,一定要多读经典名著,很多经典名著可以反复读。他自己就曾用一年时间来重读经典,“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读书能否改变一个人?王跃文的答案是肯定的,“虽说读书解忧,而忧愁如影随形,不问人的境遇,不问周遭世情。那么,只有不断地读书”。
除了外国文学,王跃文也很喜欢读中国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苏轼、司马迁、鲁迅等,都是他崇敬的作家。而中国古典文学中,他认为最值得读的是诗,“中国古典诗可以终生读、反复读。诗不但怡情,还能怡性,叫人纯粹和雅致。”
王跃文曾在多个场合讲到,《史记》可以被当做小说来读,也值得精读。项羽兵败之后四面楚歌,在那里作词唱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唱着哭起来了,“项王泣,数行下”,属下也哭了,“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王跃文说,这个场面,很像舞台剧。
王跃文向大家推荐的书单还有《静静的顿河》《复活》《百年孤独》等。
读史书可知敬畏懂谦卑
“少年读书,因为兴趣;求学读书,为应对考试;自中年以后,阅读是一种自发、自在的享受。”王跃文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中年以后把阅读时间看得越发珍贵了。
作为知名作家,又担任省作协主席,工作繁忙的王跃文仍会抽出时间坚持阅读。他有一个阅读习惯,就是几本书同时阅读。在他家的书桌、床头,甚至是洗手间都摆着他随时阅读的书。
最近一段时间,他读得最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历史类书籍,希望更多地去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性、民风民俗、建筑服饰等。
从史书中,王跃文领悟到了物极必反、事物轮回的道理。“从古人先贤身上,我真切领会到,为人处世,皆应知敬畏懂谦卑,不能狂妄自大。”
很多人在离开学校后,几乎都不阅读了,或者把阅读变得功利了。王跃文觉得,带着功利性去阅读是对读书的一种曲解。
“读书并不能让你的工作能力或者技巧马上得到提升,读书贵在自觉和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除了工作需要的工具式阅读外,我们提升人文的、综合的素养也需要不断阅读。”王跃文寄语青年一代,珍惜最美时光,将阅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坚持下去,潜移默化,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已经飞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