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值化农产品示范区
潘碧灵(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主委、省环保厅副厅长)
集中连片深度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面临不少“痛点”,我们建议:
一、建设高值化农产品产业化生产示范区。一是对示范区全域产地进行绿色或有机认证,据此确定示范区的规模和域界;二是按照绿色或有机认证、产品特色鲜明、地理标志明显等原则,编制高值化农产品示范区产业规划;三是制定示范区企业准入制度;四是科学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推进示范区连村联创产业扶贫模式。一是着力引进产品高值化、资本雄厚、驱动力强、诚信度高的龙头企业;二是龙头企业牵头,以合作社为主体,贫困户参与,构建连村联创产业扶贫组织构架;三是凝聚多方力量,争取多种资金;四是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等各方利益共享的市场化机制。
三、培育连村联创新型职业农民劳务服务经营主体。 一是以产业为依托、龙头企业为主导、本地劳动力为主体,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劳务组织;二是按照因地制宜、节省劳力等原则,装备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农业机械和设施;三是加强劳务人员职业化培训;四是建立劳务供需信息平台,实现经营主体的“供”与农业产业企业的“需”之间无缝对接。
以产业发展战略统筹产业扶贫
北冰(省政协委员、湖南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建议从四个方面着力,以产业发展战略统筹协调产业扶贫。
一是抓好产业扶贫与产业发展战略的对接。产业扶贫一定要把产业发展战略落到产业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去,可以打破行政区划、采取跨村镇甚至跨县市兼并重组模式解决散而小的问题,通过加盟专业公司或联营包销模式解决市场力不足问题。
二是构建绿色扶贫的产业体系。建议省政府围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在贫困地区打造具有集群效应、产能效应、市场效应的农产品经济带。
三是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扶贫一定要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去,系统性解决产业扶贫中所遇到的重大瓶颈和面临的种种问题。特别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治理能力,巩固扩大脱贫成果。
四是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充分利用村里的资源、资产,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创收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展三产服务业。
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投入
张智勇(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副主任)
我省产业扶贫在产业投入上,还存在政策不明、投入不足、帮扶不准等问题。为此,提出3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扶贫产业投入政策。省扶贫办围绕产业扶贫下发的一系列文件,由于仅是省扶贫办一家之言,无论是省直相关部门还是市县区地方党委政府,都存在不同的解读和认知,致使有些政策措施难以顺利落地。建议以省政府或省扶贫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指导性意见,对扶贫产业投入方向、投入主体、投入方式、投入标准、投入考核等政策措施予以明确,统一思想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二、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建议:一是恢复原来明确的产业扶贫投入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70%的规定,或者明确达到涉农整合资金的40%以上;二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扶贫政策,积极稳妥加大金融投入,确保产业扶贫的实效需要和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明确“四跟四走”产业投入要求。建议:省里进一步明确“四跟四走”产业发展要求,对产业扶贫资金的用途和使用范围进一步规范,强化利益联结,坚决杜绝“扶富不扶贫”和简单发钱发物等现象的发生,真正使产业扶贫惠及贫困户。
强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罗可大(省政协委员、开源·浏阳河集团董事长)
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政府主导规划不够、合作社培育和发展不够等问题,我建议:
一、把准定位,发挥优势。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和引导、政策支持,开门纳谏,充分听取专家、基层政府、扶贫队、龙头企业、农户等的意见,制定全省性、“接地气”、操作性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专项政策和办法,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工作推进机制,对参与主体进行科学评估,对实施的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监督,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二、整合政策,强力支持。将政府现有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等相关政策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出台一个整体支持强力发展农业产业联合体的文件,对带动作用强、示范效应好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予以重点奖补支持。采取财政贴息等措施,帮助解决新型农业产业联合体融资难题,对参与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重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其上市融资和发债融资。对于领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龙头企业所需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和审批。
充分发挥旅游扶贫重要作用
王超祥(省政协委员、省旅发委副主任)
湖南70%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议充分发挥旅游扶贫在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为我省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子。
一是从高处着眼抓认识,形成推进旅游扶贫合力。要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统筹解决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源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积极推进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与旅游扶贫村“结对子”,形成推进旅游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是从实处着力抓项目,打造推进旅游扶贫的载体。以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快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大湘东”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景观、传统古村落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交通和配套服务设施。
三是从小处着手抓关键,不断探索旅游精准扶贫新途径。从“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产业链小处着手,立足实际,选准优势,做好自己的特色产业。同时,建立“党支部+旅游公司+农户”的旅游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分享利益、实现脱贫。
发挥乡镇党委对产业扶贫的作用
何岳敏(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党委书记)
扶贫产业谁来做、怎么选、怎么帮,是乡镇党委在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
一、从基层组织下功夫,配强产业扶贫带头人。门楼下乡共13个村,在2017年换届后的村两委中,有7名大学生,其中3名35岁以下;11名经济能人,其中回乡创业办实体的5人。
二、从资源特色下功夫,选准产业扶贫好项目。门楼下瑶乡硒锶资源、山地资源、林木资源丰富,所以我们选择了山上种植、林中养殖、路边加工来发展产业。
三、从配套支持下功夫,打造产业扶贫优服务。门楼下瑶乡每位乡党政班子成员带1名村主要干部联系1—2个企业或合作社。对参与扶贫的企业、合作社和养殖点,整合水电路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优先保障,同时设立专项奖补资金。
四、从利益联结下功夫,确保贫困群众真受益。折价入股从资金向资产深化。我们尝试将林地经营权、易地搬迁安置后宅基地等资产入股合作社或养殖点,由乡财政出资担保,按股份受益分红。
着力打造千亿油茶产业
肖湘森(省政协委员、邵阳县黄荆乡政协联工委主任)
目前,油茶产业存在发展资金投入有限、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油茶交易平台打造滞后、油茶产业科技支撑有待加强等不足,我建议:
一是建立油茶产业长效补贴机制。借鉴学习江西等地的成功经验,由省财政对全省油茶造林按500元/亩标准、对油茶低改补助按300元/亩标准予以补助。
二是加强油茶产业的科技支撑。着力健全油茶产学研合作体系和科技服务推广体系,重点支持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在良种选育、规范化栽培等方面加强研究;着力抓好面向基层、企业、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油茶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着力加强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
三是建设油茶产业顶级交易平台。邵阳在省内率先发起设立了南国油茶交易中心,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支持其升级为交易所,省商务厅、省政府金融办在行政审批、政策优惠、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其重点扶持。
四是打造全国响当当的油茶品牌。建议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支持,与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湖南电视台“扫码扶贫、直播扶贫”等电视专栏对接合作,加大“邵阳茶油”地方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
“三个强化”让贫困村走向富裕
彭育晚(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党支部书记)
10年前,油溪桥村闭塞、贫穷、落后;如今,村里人均收入从以前不足800元达到现在的1.2万元,村集体收入从零到现在突破70万元。总结经验,我觉得关键在坚持抓了“三个强化”:
一、强化基层党建。油溪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公开竞选、公开承诺、公开演讲的形式,推选村支两委成员。创新开展老人谈期望、成功人士谈励志、学生谈理想、团员谈感想、入党积极分子表决心的“四谈一表”活动。把“戴袖上岗亮身份、发展致富当能手、入党必须挑重担、学习生活贴群众”作为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让党建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二、强化乡风文明。我村修订和完善禁炮、禁赌、酒席从俭的相关村规民约,建立户主文明档案袋,每月实行动态管理,使勤俭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立足于用文明乡风来助推各项发展。
三、强化特色产业。我们采取“村委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实现村委会统一组织开发、公司统一收购销售、种养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管护、农业技术人员统一培训指导、农户统一参与行动的“五统一”,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富的利益联结,逐渐形成多个主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