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率队赴贵州省,调研大数据建设情况,探究贵州的大数据发展之道。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出席相关座谈会。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出席。
在贵州省会贵阳市区,高耸的写字楼鳞次栉比,“大数据”“试验区”“创业”“创客”等招牌和宣传语随处可见。
在七八年前,大数据在贵州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贵阳也没有现在的“数”造气息、创业氛围。如今,谈起大数据,贵州和贵阳成为绕不开的地方。
大数据改变偏远省份
520万个货车司机和125万个货主,通过“货车帮”平台完成货运匹配,解决了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拉不上货的现象;公安系统“人像大数据”让犯罪嫌疑人无处藏身,露面必被抓;一批批怀揣梦想的80、90后,到贵州创业掘金,成为“贵漂”一族……这是调研组一行在贵阳市高新区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了解到的情况。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大数据已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
巨大的转变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大数据赋予贵州这个曾经偏远的省份以强大的发展潜力,平步“云”端。“爽爽的贵阳”有了一个时髦的称呼——“中国数谷”。
“大数据让贵州有了拥抱新时代的热情和激情。”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景亚萍介绍,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发展新路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后发赶超、弯道取直的一项战略选择,取得了重要成果。
诸多创新形成强大推力
是怎样的力量在驱动?有何经验可供湖南借鉴?
通过对贵州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样本的分析,不难发现,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关键。
——以改革的思维和方法,积极探索创新,颁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大数据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开全国大数据立法先河;
——搭建全国首个省级政府数据统筹存储、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的云服务平台“云上贵州”;
——实行“云长制”,省长为“总云长”,省级领导为“第一云长”,各地部门“一把手”是本地部门“云长”,统筹推进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和典型示范作用;
——开展“迁云”专项行动,对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迁移,统筹推进部门内部信息整合,将分散的政府数据统筹汇聚;
……
“大数据是政府工作的数据‘铁矿’、被开发的商业‘金矿’和被激活的人才‘富矿’。”景亚萍的这个比喻生动形象。
因数据而变的发展格局
调研组了解到,大数据在贵州政务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在优化流程、规制权力、辅助决策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了政府的决策、管理和服务能力。
目前,贵州大数据企业达到8900多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惠普、IBM、高通等200多家全球著名企业在黔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产业规模总量已超5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此外,世界响当当的一些行业巨头,如苹果、英特尔、甲骨文等企业,也选择和聚集到贵州发展。
发展格局的变化不仅引来了国际企业,还有人才,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汇聚贵阳,曾经的“北漂”“广漂”来到这里做起了“贵漂”。他们因“数”而来,为“数”而来,到贵阳创业发展,有的还从“贵漂”成为了“贵定”。
近年来,贵阳新增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院士工作站8个,聚集国际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支。
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三大增长点。
“中国数谷”的速度与激情
在这几年中,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获得了许多认可,更多的认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及核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数据发展已具规模,下一步,引导大数据关联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深入“聚通用”数据融合应用、加快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是贵州贵阳大数据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一种产业、一种理念,更是一个时代。
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贵阳市大力推动大数据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为33.8,贵阳市总体融合指数为4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
贵阳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代表如:“老干妈”大数据运营中心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助推传统“苗药”建立医药电商平台、航宇科技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建设航空数字化智慧工厂、贵阳市商贸物流云平台实现多种数据采集与应用、贵阳货车帮公司构建起的中国公路物流社会公共运力池等。
此外,2017年贵阳市大数据与不同产业的融合水平中,第二产业引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3.5,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分别为39.7、37.6,如图所示,企业对大数据技术融合应用深度不够的,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END
文/图|湘声报记者 姚依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