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湘声报记者 杨朝文
袁兴中 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呙滨辰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常德市委主委、市环保局局长
唐承丽 省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洞庭天下水,牵动众人心。
日前,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反馈了督察情况,直指“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严峻”。随后,湖南发出打好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的动员令。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等9个职能部门分别制定专项整治措施,祭出“杀手锏”,确保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2018年,湖南省政协将围绕“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调研与监督。
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已持续多年,为何仍存在严峻问题?面对督察暴露出的问题,该如何整改?3年整治行动计划,又将给洞庭湖带来怎样的明天?来自环保领域的3位省政协委员聚首“湘声汇”,分享观点,启迪思维。
湖南全部清理洞庭湖湿地9万多亩欧美黑杨,恢复洞庭湖生态环境。童迪/摄
问题表象在湖里
根源在岸上
湘声报: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袁兴中:洞庭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从地理与环境的角度分析,湘、资、沅、澧一起汇聚到洞庭湖,同时洞庭湖还承担着“长江之肾”的角色,“四水”和长江中有任何一条水域受到污染都会影响到洞庭湖。而且,洞庭湖水面宽、水流速度慢,自净能力相对较差,这导致洞庭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从主观原因分析,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实就是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冲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经济因素驱动,洞庭湖周边开始大规模种植杨树,不到30年就形成上百万亩的规模,老百姓虽然增收了,但洞庭湖生态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欧美黑杨这一“湿地杀手”给洞庭湖的湿地带来严重破坏。
此外,湖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当排放,鱼虾蟹养殖的发展造成水体质量下降,船舶航运、湖区开垦等人类活动更是严重影响白鳍豚、麋鹿、水鸟等多种珍稀物种的栖息与繁殖。
可以说,洞庭湖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出于此。
呙滨辰: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表象在湖里,其实根源还是在岸上。
欧美黑杨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大量引进后虽然经济数据上涨了,但发展质量没有提上去,给洞庭湖湿地和生态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水葫芦过去作为家禽、家畜饲料引进,并用于沟渠河道水质净化,但作为饲料不受欢迎,净化水质过程中又疏于管理,没有及时回收,导致泛滥成灾,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伤害。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过去对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发展地方经济上了。
唐承丽: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根据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环洞庭湖地区在城乡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养殖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污染物实现集中处理,大量污染企业被关停,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退田还湖、清理杨树等行动也都表明洞庭湖逐渐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不过,当地产业发展仍然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工业产业分布也比较分散,从这一点分析,目前,环洞庭湖地区还未形成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生态环境系统也仍处于较初级的层次。
可持续发展观念
丝毫不能松
湘声报:如何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袁兴中:“龙虾经济”一片火热,大量资本一拥而入,圈湖养虾养蟹。虽然短期内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湖区过度开发留下的后遗症将难以恢复。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在满足各种需要的情况下,加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呙滨辰: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我们必须要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报告还提出要打好“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这给我们指明了发展道路。
2016年国民经济增速为6.7%;2017年全国在环境保护高压态势下进行压产能等大动作,国民经济增速仍然达到6.9%,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
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倒逼企业走绿色环保之路。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保费改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企业超标排污,高额的排污税可能让重污染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如果企业做到节能减排、达标排放,还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也会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
唐承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规划引领,是可以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
当前,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工业企业相对比较分散,但三地都建有高规格的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在项目建设布局上,要始终遵循工业企业进园区,实施科学规划和管理,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推动园区发展,同时也方便对企业排污进行有效管控,督促、帮助企业走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
另外,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还可以加强与长株潭的对接,在产业发展上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适当的产业转移,促进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年计划
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湘声报:近日,省政府发布《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此前还公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这些措施和计划的提出,将对洞庭湖环境保护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袁兴中:这些措施和计划的提出无疑对推动洞庭湖生态环境向好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时不我待,这些政策早一日落地,洞庭湖的污染现象就早一天能够得到治理。
同时,行动计划和整改措施中,不少内容都涉及到了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这将极大地推动沿湖各县市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省委、省政府着力解决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既表明了决心,也给了干部和群众以信心。
呙滨辰: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是中央交给湖南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湖南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和明确整改任务清单,都是省委、省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精准发力,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的具体体现。
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共同命运体,省委、省政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便于凝聚各方力量,集中对问题进行攻关,使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均衡发力,最终达到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唐承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南区域发展的重要部署,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生态经济”, 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也对此进行了重申。
当前,环洞庭湖地区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充分发挥绿色发展的优势。只有下定决心,改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后发赶超,成为区域间绿色发展的标杆。
破解“九龙治水”,
形成整治合力
湘声报:治理好洞庭湖,既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需从哪些方面着力?
袁兴中:治理好洞庭湖,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九龙治水”的问题。
洞庭湖治理涉及3个地级市,几十个县市区,同时还有9个省直部门及相关单位参与其中。在一盘大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部署都可能功亏一篑。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各级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将自身利益放在一边,以大局为重,在全省的统一领导下集中精力做好这一件事。
从环境保护专业技术来讲,还要解决污染来源问题。
洞庭湖周边县市区要着力完善好截污措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避免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直排洞庭湖。同时,限制湖区人工水产养殖规模,做到有序引导,对湖区网箱养殖和非法捕鱼等行为进行坚决取缔。
最重要的是,洞庭湖周边要逐渐发展新兴产业,减轻周边居民生活对湖区的依赖,减少人类生活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呙滨辰:这次全会,我准备提交一份有关污水处理改革的提案。当前大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运营,在经济回报上只考虑了污染处理量,而没有综合考虑污水处理效果,建议同时对二者进行考核,以增强污水处理企业的责任心及处理力度,支持绿色环保企业发展。
同时,在2018年,作为环保部门负责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编制细化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方案,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对区域进行监测、治理和考核的网格化管理,配合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以及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争取给人民以满意的履职答卷。
唐承丽: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是一盘大棋,全省要在顶层设计上进行统筹,确保在湖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整治行动上进行统一部署,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
同时,还要加强区域联系,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参考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模式和长株潭城市“绿心”保护机制,让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形成自主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