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人善喂猪。在宁乡市流沙河一带,“宁乡花猪”有近千年的养殖历史,而今更是名满天下。
省政协委员、宁乡猪养殖协会会长李述初就是宁乡流沙河人。他的事业与宁乡猪紧密相连,被人戏称为“猪司令”。作为新任省政协委员,他的第一份提案关注的就是畜禽“土种”保护问题。
湖南有宁乡猪、大围子猪、湘西黑猪和湘西黄牛、武冈铜鹅、临武鸭等十多个珍贵的畜禽遗传资源。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杜洛克猪、波尔羊、罗丝鸡等外国品种被大量引进到国内,进而与本土畜禽多元杂交,珍贵的湖南本土良种畜禽种群和数量急剧减少。
据报道,湖南四大猪种之一的湘西黑猪,曾经一度只剩下公猪42头,能配种的只有22头,长沙大围子猪可配种的也仅剩28头;而湘黄鸡等四大名鸡,已没有一个原种鸡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彬等诸多学者多次疾呼,畜禽“土种”是国宝,要加强抢救保护。
李述初认为,消费者常抱怨很难尝到以往那么鲜美香嫩的鸡肉、猪肉,地方良种畜禽数量减少、品种退化就是症结之一。
世界粮农组织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希望国家与地方政府更多承担起保护农业生物资源的义务。
2006年,农业部颁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农业部建立了畜禽遗传资源国家级基因库、国家级保种场和国家级保护区“三保”制度,并确保畜禽遗传资源基因保护得到年度经费支持。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目前,长沙市已将宁乡猪、大围子猪等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并编制了长远保护规划,在省级层面尚未设立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专项经费。李述初表示,省级经费的缺失,将给其他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李述初带来的第一份提案是关于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建议,期待制订长远的畜禽保护项目规划、设立畜禽资源保护项目和遴选立项、推进地方畜禽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并逐渐形成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