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三委员纵谈湖湘文化如何走出去
发布时间:2018-01-24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汇_看图王.jpg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是一个高频词。


  2017年,湖南省政协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促进对外交流,传播湖南精神,扩大湖南影响”的战略要求,开展了“加快湖湘文化走出去”重点课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协商会,共商湖湘文化走出去的对策。


  湖湘文化往哪儿走,怎么走,拿什么走?王跃文、李建毛、段江华等3位来自文化艺术界的省政协委员妙语连珠,就这些问题在“湘声汇”展开畅谈。


传播湖湘文化,贵在丰富形式创新载体


分享会.jpg

  2017年,”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芬兰”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图为芬兰民众参观湘茶展区,品尝地道的湖南黑茶。


  底气从何而来?

  湖湘文脉和精神滋养湖南人


王跃文 - 副本1.jpg

省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 王跃文


李建毛 - 副本222.jpg

省政协委员、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 李建毛


段江华1 - 副本1.jpg


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段江华



  湘声报:湖南人对湖湘文化自信的底气在哪里?


  王跃文:我们对湖湘文化的底气,除了文化根脉源远流长之外,还有近代以来,湖南人在中国历史发挥的重要作用、取得的历史建树,很能鼓舞我们三湘四水的儿女。


  特别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领袖人物,一大批既有文化知识,又有经邦济世志向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正是在湖湘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对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革命文化,湖南近代艺术文化也人才辈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发展的巨大进步有目共睹,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树立自信的重要来源。


  李建毛:说到湖湘文化,就不得不说到湖南“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底气。只要有这种精神在,没有做不好的事。


  这是根植于湖南的血脉之中的。从屈原忧国忧民,到后来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心忧天下,这些精神,最初可能只是个人的观念,但经过发展,慢慢变成了当时社会精英阶层的共识。它发生在湖南、传承在湖南,对湖南的影响又格外深远。心忧天下,已变成一种共同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精神在湖南后代里,尤其是近现代以来,表现得非常明显。


  精神,是最根源的底气。文化需要交流、互鉴,才能比较,才能发现各自的长短处。吸取对方的长处、发现自己长处的过程,正是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新的省博物馆开馆以后,我们已经有条件不断举办各类特展,这是文化交流的平台,首先挖掘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比较,让大家了解自己的文化长处在哪。


  段江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说到了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心坎里。实际上,我们业内人员一直都是有这种自信的。


  世界各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延续不断的。而湖湘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我们文艺湘军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出现了一大批如齐白石、黄永玉、韩少功、谭盾等作家、艺术家,可以说是叱咤风云。所以,湖南人在文化自信上绝对有底气。


  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挖掘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社会,这既是推动湖南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湖南应有的文化担当。


  文化短板在哪?

  城乡文化建设不平衡


  湘声报:在调研或工作中,感觉湖湘文化走出去是否存在短板?


  王跃文:我认为,文化走出去实际上是不存在短板的。不断地向每一种文化学习,这是肯定的,人类就是在各种文明彼此交融、共同促进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


  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优长。我们常常用“经世致用”“吃得苦、霸得蛮”来表达湖湘文化的精髓,不论在何时、何种历史条件下,这些都是优秀的品质。岳麓书院里匾额上题写的“实事求是”,如今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湖南人的“敢为人先”,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更是一种值得发扬的精神。


  所以,就我们湖南的文化本身来说,是没有短板的,甚至是有优势的。需要的只是我们用更丰富的形式、更多样的载体、更广阔的平台来推动传播交流。


  李建毛:2015年,省博物馆做了一个移动博物馆项目,用一辆黑色可伸缩式的大巴车建成了一座“移动博物馆”,大巴车内分为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鉴赏、展览教育等4个部分,把这些内容带到偏远山村学校去展览。当时,我们的主要考虑是,省博的展览做得再好,但是对于县乡的学生来说,由于受经济条件、时间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依然看不到,接受不到这类教育。


  近年来,湖南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迅速,但城乡文化建设呈现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对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还不足,尤其是偏远落后县市。我们现在说扶贫,除了要扶“经济”的贫,还要扶“文化”的贫。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的文化建设,缩小差距。


  段江华: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方面,湖南都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在新时代弘扬湖湘文化,再创文艺湘军新辉煌,这是作为湖南人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我们有好的传统和好的底蕴,没有理由不去发扬光大。


  我在教育战线这些年,深刻地感受到,湖南有大批的优秀青年学子。我常常思考,如何把他们的力量集合起来,让他们得到集体的呈现,体现湖南在文学艺术界的活力和创造力,展现新一代年轻人引领湖湘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产生的贡献。


  今年,湖南油画学会承担了一项国家艺术基金“重大历史题材青年艺术家培养”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关注历史题材,用好的作品记录历史,服务社会。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契机,带动更多对外的展览、交流,实现文化请进来、走出去。


  如何实现创新?

  从机制上激发人的创造力

  

  湘声报:近年来,文化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湖南文化走出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电视、动漫、文艺等产业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


  王跃文:我从文学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吧。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一切创作的本质都是创新,包括各种题材的开拓、创作手法的创新、艺术境界的提高。


  如何培养更多的文学名家大家,推出更多的文学精品力作,这是我们未来的奋斗目标。任何杰出的文艺家无不是其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不浸润、涵养和光大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缺乏鲜明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经典亘古未见,标榜超越任何民族文化的所谓文艺大师也是子虚乌有。


  这又回到刚刚说的文化自信。因此,我们的青年作家,既要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又要向我们灿烂辉煌的历史、向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向勤劳智慧的人民、向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学习。


  李建毛:文化的发展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部分组成。相对来说,我省的文化产业做得更好,而文化事业相对落后一些。这其中有机制不活的因素,包括人才引进机制和分配机制的问题。


  举个例子,省博新馆开馆之前,文物数据化是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招聘了一批实习生进行数据录入,起初是按月发放固定工资,发现录入速度慢、错误率高,甚至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后来,在预算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转换成绩效工资,按完成量与错误率计算工资,他们开始自发提高效率、自行校对。


  人的创造力的激发有很多种动力。当然,我们要鼓励敬业、爱岗、奉献,但同时,更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把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同样的总额,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的分配,对人的心理作用效果大不一样。


  要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比如,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全额拨款的单位属性上,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这是当前公共文化事业单位面临的共同瓶颈,需要顶层设计的进步与完善。


  段江华:湖南的电视、动漫、媒体等产业发展率先走在了前面。未来,在做优这些产业的同时,可以更加关注艺术领域,加大对艺术园区、美术馆、大型会展、博览会、拍卖等的投入与扶持,这不仅能使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消费视野,提高全民审美,同时也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提升湖南文化艺术的知名度、影响力。


  湖南的文化艺术氛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势头,后湖艺术区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近几年,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后湖艺术区发展迅速,园区内聚集了省内外艺术名家,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艺术创作核心,对湖南美术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后湖艺术区会成为湖南新的文化窗口、一张新的名片。


  机遇如何把握?

  走出去的关键是开放心态


  湘声报:“一带一路”战略能否为湖湘文化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王跃文:“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和13亿多人中的每一个都会带来机遇。就在前几天,我参加了“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项目启动仪式,这是中宣部、中国作协和相关部门搭建的“对外文学翻译和推广”的网络平台,首批推出了1000位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名片,将作家简介、代表作品以及展示作家风采的短视频翻译为10多种语言。这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大创新,为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中国优秀作家和作品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这是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具体工程,这样类似的工程还有很多。要解决长期以来中外文学作品翻译“逆差”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传播时琢磨作家形象的刻画,用作品说话,不要过分看重经济收益,而是更注重权益保护。


  李建毛:湖南在“一带一路”里是有位置的,出土的汉唐文物有很多域外的文化元素。我们有开放的历史,“黑石号”上发现的长沙窑瓷器显示,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瓷器,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就能销往20多个国家,而且还能按要求定制。这一历史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过去,我们常常讲,湖南地理位置不东不西,没有区位优势。但想想,在唐代,长沙窑瓷器已能漂洋过海,影响西方。


  实际上,在现今的交通工具的变革之下,已经把物理上的不便慢慢消化了,物理上的障碍已不存在了。所以说,开放、走出去,物理上的阻隔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开放,关键还是产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激励作用下,提高产品质量和文化价值,用文化附加值打动人,这是文化的革新,也是文化战略应有的高度。


  段江华:我举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北京,有一大批来自音乐、舞蹈、文学、美术领域的优秀的湘籍艺术家,他们自发成立了“湘籍艺术家联谊会”。与他们接触后会发现,他们都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也愿意服务家乡,希望能共同打造湖南文化艺术的新高地。


  这是我们湖南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在2017年,这些在京湘籍艺术家一起举办了艺术家联合展。昔日,他们怀着乡情出关;今日,他们用艺术和行动展现着思乡才情。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呢?我期望,湖南在营造了艺术氛围、搭建了艺术平台后,可以把全国各地的湖南优秀人才资源引进来,以人为载体,带动湖湘文化更好走出去。


  (图 湘声报见习记者  闫利鹏/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