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省政协常委会议围绕“推进教育扶贫”主题开展协商发言,其中有4位普通群众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了协商议政,表达了他们对教育扶贫的看法。
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所谈话题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湘声报记者来到连线的现场,与他们面对面。今天一起走近他们……
“三个一”受益者贺志国:
委员带我走出无望
◆湘声报记者 刘敏婕
“省政协‘三个一’活动是雪中送炭和及时雨,让我的生活重新迎来希望。”9月13日上午,坐在茶陵县枣市镇志国文印社里,身穿蓝色T恤,参加省政协常委会议远程发言的贺志国尽管有些紧张,但显得十分精神。
作为一名患病4年的尿毒症患者,他曾经以为,生命从此将仅是简单延续而已。如今的他,除了每周2次去县城做血液透析,每天过得十分充实——他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文印社。
1987 年出生的贺志国,曾经有瑰丽的人生梦想。2002年在初三时,他参加物理竞赛获得株洲市一等奖,因此进入了省重点中学——株洲二中。
但3年后他高考失利,由于家中窘困,他放弃复读南下广州打工。2013年,贺志国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在接受短暂治疗后他回到了家乡。当时他有一个即将订婚的女友,为了不拖累对方,他主动提出分手。
近年来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提升,对于贫困户也有特殊补贴,但每个月医疗费、交通费仍要1000多元。59岁的父亲患有严重糖尿病,一家人靠母亲做农活勉强维持生活。
贺志国从来没想过,能有人帮助他摆脱困境。2016年下半年,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到枣市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三个一”行动,省政协委员、长沙生殖医院院长刘习明跟贺志国家结成了“亲戚”。第一次见面,和蔼的刘委员就令贺志国感到十分亲切,于是他表达了想掌握一门技术的心愿。
“你有文化基础,开一个打印店怎么样?”了解到贺志国有高中学历后,刘习明征求他的意见。
贺志国欣喜不已,自己不能干重活,但可以动手动脑,开打印店再适合不过了,他顿时感觉刘委员确实是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
今年4月,刘习明把贺志国接到长沙,安排他在自己医院学习平面设计和文印技术。48天里,医院办公室相关人员几乎天天陪着他,教他技术并鼓励他,期间生活费、治疗费全由刘习明承担。
贺志国掌握基本打印和图片处理技术后,刘习明出资10余万元为他购买了电脑、黑白和彩色复印机、彩色照片打印机、刻字机、切纸机、胶装机、横幅机等设备;经过协商,枣市镇政府又为他免费提供了一间二三十平米的门面。
6月4日,志国文印社开张,刘习明特地到场祝贺。梦想成真的贺志国感慨:“省政协‘三个一’活动是雪中送炭,是及时雨,给了我从来不敢奢望的帮助。”
通过视频连线听完贺志国讲述自己的故事,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欣慰地对他说:“谢谢志国,希望能听到更多你的好消息。”
乡村教师向安菊:
以前缺老师,现在缺学生
◆湘声报见习记者 董智齐
从湘西吉首市区到锦坪村需要3小时车程,班车一出城区,就一个劲儿地往山里钻。52岁的向安菊就在锦坪村村小当老师,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了。
1985年,20岁的向安菊高中毕业后,在吉首市排绸乡完小担任民办教师。一年后,向安菊主动提出到没人愿意去的锦坪村当小学老师,因为这里是她的家乡,作为独生子女,顺便可以照顾父母。
“我就是在这里读完小学的,虽然当时学校很破烂,连厕所都没有,但当一名教师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再不敢有别的要求了。”回到锦坪村的向安菊,因家里房子不够住,就住在学校的杂屋间里。
作为村小学,学校曾有5个年级100多名学生。但是,现在只有学前班到三年级,共11个学生,一至三年级只有9人。因学生规模大幅减少,这里已被划为排绸完小6个农村教学点之一。
“学生是从2000年后开始减少的。”向安菊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独生子女增多,二是孩子随打工父母外出就读的增多,还有就是家境稍好一些的,孩子被送到更好的学校去念小学了。
向安菊感慨:“以前是有学生缺老师,现在是缺学生。”这让热爱教师职业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向安菊也有机会走。2002年,向安菊当选为吉首市人大代表;2014年,向安菊被评为湖南省“扎根基层优秀人才”;2016年,又被评为“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多次,教育局领导给她提出调动建议,然而,都被她拒绝了。向安菊说自己已经习惯了。
现在的11名学生,都是因为家里贫困才留下来的。其中6人是留守儿童,4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1个是孤儿。
向安菊常常担心这些孩子的未来,她和同事向清好都快到退休年龄了,有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学生人数过少,教学点会不会因此被撤掉?
9月13日,在参加省政协常委会议远程连线发言中,向安菊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她希望不要过快撤并这些教学点,而且要进一步完善。
“我现在感觉记忆力和精力跟不上了。”向安菊担心自己身体条件不允许,教不到退休。但自从学校通了网络后,她还是在努力学习怎样使用电脑,好让学生多学一点新知识,“我就怕以前的那些旧的、过时的知识误人子弟。”
苗寨海归陶品儒:
培育乡村青年创客
◆湘声报见习记者 罗艳芳
初次见到陶品儒时,他满身是灰,刚与村民们搬完一吨水泥,尽管反复搓洗,手上的印记却怎么也洗不掉。
这位90后海归,现任花垣县边城镇磨老村村主任助理、公益组织“黑土麦田”扶贫专员、磨老人家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获评2017年“湖南十大青年杰出海归人物”。
9月13日上午,陶品儒出现在十一届省政协第二十五次常委会议远程发言的大屏幕上。
“农村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农村是我的根,虽然我出生在城市,但我的老家是浙江农村,记忆中的农村没有厕所,只有木桶当马桶。这是我对农村最初的认识。”回到农村,源于陶品儒的乡土情怀。
2016年9月,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陶品儒和同伴张雪婷、曾晓一起来到磨老村,成为黑土麦田公益乡村创客。
磨老村坐落在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是纯苗族村落,也是典型的“空心村”。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多为妇女、老人和小孩。
来到村里后,陶品儒和小伙伴们通过众筹,帮助80岁高龄的老兵龙爷爷圆了北京梦;他们也教苗寨里的孩子打棒球,用新鲜的事物为孩子们打开眼界。
为了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陶品儒组织成立了磨老人家种养专业合作社,加工生产“湘西苞谷酸”。
当地人管苞谷酸叫酸辣面,是湘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食物,由玉米面、红辣椒和香菇腌制而成,用于炒鸡蛋、腊肉等,酸辣爽口,别有风味。
“这有啥子好卖的嘛。”一开始,村民不理解。而到如今,合作社的成员从13户增加到43户。“湘西苞谷酸”通过互联网远销上海、北京、新疆等地,价格也从每斤三四元卖到了每斤35元。
在县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今年6月开建的苞谷酸加工厂预计11月完工,投产后将带动村里128户553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磨老村支书龙乔生对这群大学生特别喜欢:“大学生肯干、肯吃苦,有一腔热血,他们给农村带来了生机,老百姓非常喜欢他们,村里的人心更齐了。”
在扶贫过程中,陶品儒和同伴们还意识到,一个地方要真正摆脱贫困,需要外界的帮助,但更需要依靠当地青年。
2017年3月,陶品儒和同伴牵头发起了“海客计划”,为这里的乡村培育青年创客,发掘年轻人自主创业的潜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转变。
老支书陈文生:
只有教育才能拔掉穷根
◆湘声报见习记者 旷嘉雪
“大家好,我是浏阳市龙伏镇西北石江村的陈文生。”9月13日上午,石江村原支书陈文生通过视频连线,向十一届省政协第二十五次常委会议现场的与会者打招呼。他告诉大家,十多年前,石江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现在人均年收入已达1.7万元。
“能摘掉穷困帽子,多亏了民盟省委十余年的持续帮扶。”曾任15年石江村村支书的陈文生深有感慨。
石江村部前一处空地上,一面“石江印象——耕读传家”的宣传墙格外醒目。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面镌刻着众多石江学子名录。
村民们自豪地说,如今的石江村不仅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在村口不远处,一幢白色的小屋干净整洁,这是陈涛的家。
母亲喻素美,患有眼疾;父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当年,陈涛的姐姐因为高考差几分,辍学外出打工。让陈涛读书走出贫困农村,成了这个家庭倾其一切的愿望。
2010年,陈涛终于考上大学。但是,一年5500元的学费,成了这个家庭的拦路虎。喻素美说,那时候全家仅靠种田有点收入,收成好的时候一年最多也才2000元。
2003年,石江村成为民盟湖南省委结对帮扶村。2010年,民盟省委、长沙市委组织企业家开展“烛光行动”,“一个企业结对一个学生”展开帮扶活动,陈涛因此获得每年3000元资助。这托起了陈涛的“大学梦”。
这只是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
陈文生表示,事实上,他也很早就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落后状况,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拔掉“穷根”。2002年他担任村支部书记,2005年,村里设立奖学金,每年奖励考上大学的孩子。
“烛光活动”开展后,石江村更是加大了教育奖励力度。如今,村里已有96个学生获得奖励,其中,博士4个。
陈文生表示,十余年来,民盟省委每年派医疗、农业、法律等领域的专家来村里开展帮扶行动,也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在村民中形成了一种全民向上的氛围。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民盟省委到我们这里后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陈文生说,村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学生学、村干部也要学;还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儿子”“五好家庭”评比,引导每年组织400多老年人开大会,创造“孝”文化,全体村民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和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