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多措并举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省政协常委会议分组讨论综述
发布时间:2017-09-15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 姚依农 李飞 程琴怡 寻晓燕 许望桥

  9月14日,参加十一届省政协第25次常委会议的常委们进行分组讨论,围绕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等议题建言献策。

  分组讨论会上,常委们积极建言献策。  湘声报记者 曹劲风/摄


  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第一组的常委们围绕“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佐姣常委说,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一辈子的,要及时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和教学手段、方式,努力提升基础教育的水平。她呼吁,要从小学开始,让老师正确地引导、全方位地去培养小孩;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要从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加强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力度。

  童小娇常委介绍,2006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成为首批公费定向乡村教师培养计划承担单位,探索出了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一师模式”。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小学教师的有效引导、专业培养,让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培训。

  陈慈英常委建议,加强对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分管副手的督导,形成党政领导重视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督导员或监督员,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

  高德文常委说,教育扶贫是系统工程,可以考虑建立数学模型,对一些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要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毛学军常委表示,教育扶贫已不仅是让贫困孩子“有书读”,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必须以非常之力、超常之举,以相对“不均等”的政策给贫困孩子创造均等的教育机会。

  “要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充分整合资源,减少对现有资源的浪费,增强治理能力,推进治理体系的建设。”周海林常委建议,把教育扶贫与小城镇建设及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高度重视中心城镇建设,让公共资源、公共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把乡村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灵活解决县乡教师编制的紧缺问题。

  李沛常委表示,教育扶贫要增加开放度,在开放中提高基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尊重规律尊重科学,按照内在的规律开展教育扶贫。


  为贫困学生免费发放教辅资料


  第二组的常委们围绕“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下大力气加强对涉及教育收费的监管,加大中小学教辅资料收费专项整治力度,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

  胡颖常委在调研时发现,中小学校寄宿生日常用开水、洗澡、用电等仍需要刷卡付费。胡颖认为,“这些费用应该纳入学校公共教育经费之内,由财政来买单,而不是转移到学生身上。”

  陈江华常委在讨论会上提出了三点建议:“贫困家庭成员名单和未成年子女信息都要准确录入数据库;录入数据库的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包括义务教育、高中、大学以及职业院校都应享受零学费并优先享受各类助学金和减免各类学杂费、住宿费等;要建成一个权威可靠、公平公开的贫困家庭动态数据库,使之成为就贫困家庭享受减免各类公共教育费用进行督查时的权威资料。”

  杨先杰常委提出,要提高对贫困地区学校公用经费的补助标准,其年度考核所获得的奖励经费,应由财政另行追加。

  彭爱华常委建议把贫困地区标准化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纳入“十三五”教育规划,纳入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计划之中。

  中小学教辅资料“乱收费”问题,彭爱华一直高度关注。他表示,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力度还有待加强。同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应当免费发放教辅资料,进一步减轻贫困家庭教育负担。

  周伟华、彭崇谷、陈三新等常委针对目前湖南存在的部分乡镇校舍等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问题提出建议,贫困地区乡镇应该根据新的情况,科学布局,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把闲置的各类教育资源整合调整,予以集中优化,让贫困家庭学子也能享受到标准化的校舍。


  按照市场需求设置职业教育专业


  第三组的常委们围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主题,不约而同地聚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李云才常委认为,职业教育及其专业设置要适应和满足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以农业为例,只有培养具备现代农业操作能力的新型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操作,具备生态农业理念,才能解决技术、标准、规模、产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从学校走出来,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职业教育才有生机和活力。”

  “应把职业教育摆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丁永安常委认为,湖南是人口大省,湖南的职业教育应立足湖南、放眼全国,为全国各地有竞争力的产业提供有竞争力的湖南技术力量,通过对接产业来科学设置专业,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

  张力常委针对农村务农劳动力的流失,建议县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对接农业生产,讲求涉农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针对部分农村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吴金明常委建议,可以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扶贫过程中,依托于村和乡一级硬件配置,以专业性合作社、经营性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对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校正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朱建纲常委说,当前各行各业对学历起点要求高,导致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门槛增高。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中,有赖于一支强大的蓝领队伍的出现,需要提升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要让大学生教师下得去又上得来


  第四组的常委们围绕“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政府要从顶层设计上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并给予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白树仁常委建议,对于教师性别比例不协调问题,可适当降低男教师入职门槛,先录取再委培。

  “目前教师性别比例失调,是否可以考虑分类招生?”向双林常委提出,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要落地,必须靠地方做好相关财政配套措施。可参考援疆援藏干部的政策,引导优质资源去乡村教学。

  文利新常委认为,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首先应改变目前初中升高中时职高、普高“五五分流”的现状。其次,“在乡镇工作的年轻大学生干部是否可以考虑到乡村学校进行阶段性代课,给予适当的报酬和政策支持?”

  李定珍常委认为,师范学校要鼓励、吸引更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来就读,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此外,要畅通上升渠道,依托政策引导,使下去的大学生教师能够上得来。

  龚文勇常委建议破除乡镇教师编制限制,促进教育资源流动。他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在乡村教育中采取远程教学等新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杨君武常委建议从精准识别因学致贫家庭、精准把握受助学生和家长的合理要求、精准评估每个受助学生的成长潜能着手,稳步推进教育扶贫。

  石红常委建议更加重视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偏远地区教学条件改善更值得重视,更需要扶持,不应太看重经济成本。”


  在贫困地区推广互联网+远程教育


  第五组的常委们围绕“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主题展开讨论。

  钟小汨常委认为,政府部门要针对市场需求、区域特点,认真落实政策,为农民提供多种技能培训,达到“教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目的。

  陈书山常委说,加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是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手段。很多贫困地区缺技术、缺产业发展带头人,以至于养殖、种植无法实现规模化。只有掌握了脱贫致富的技能,贫困户才不会返贫。

  彭继球常委用长沙市工商联联合市科技局为浏阳市蕉溪乡黑斑蛙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当地群众迅速脱贫致富的真实案例,证明抓好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训,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王力力常委建议,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职能部门要针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制定规划,要将部门资源和学校的专业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产业帮扶人。

  汤浊常委建议借鉴贵州的相关做法,在每个自然村设立幼教点,并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人才、资金的投入力度。

  黄顺玲常委认为,应对贫困地区人才不足问题,除了加大输送之外,还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要为扎根基层的教师提供更多免费的进修、学习机会。

  向明常委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普及推广互联网+远程教育,让优秀的教育资源下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听到名校名师的讲课。

  向明的建议引起了王静、向华等常委的共鸣。他们认为,可以借鉴当前“医联体”的思路,建设“教联体”,让一所名校结对多所基层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共同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