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作为湘江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今年初,永州市治水攻坚取得显著成效:1-2月进水BOD浓度达标污水处理厂占比提升至11.7%,不仅达到省定要求,更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标志着水质改善工作实现重要突破。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永州市持之以恒的治水决心与攻坚克难的坚实行动,也离不开永州市政协的持续助推。
2023年4月,永州市政协在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时,发现中心城区的冷水滩下河线、零陵向家亭和祁阳浯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BOD浓度长期低于省定标准,进水BOD浓度达标污水处理厂占比率为0,在全省排名中靠后。
为精准找到问题根源,永州市政协多次组织委员开展调研,最终揪出两大“罪魁祸首”:一是管网系统存在缺陷,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雨污混接、错接严重,一下雨,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网,原水被稀释,进水BOD浓度大幅降低;二是管网维护不到位,缺乏有效清淤,导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BOD浓度大打折扣。
问题找准了,就得想办法解决。委员们积极行动,近两年来共提交8件提案、11条社情民意信息、32条微建议。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迅速得到回应,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多次调度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要求将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作为重要环保问题来抓,全力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2024年永州市两会期间,市政府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永州市政协先后召开4次主席会议专题研究民主监督工作,并向市城管执法局和祁阳市人民政府下发民主监督书,督促处理相关问题。
在永州市政协助推下,冷水滩河西三个片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投资8.6亿元)、冷水滩河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4.2亿元)、祁阳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相继启动。市政协主席谢景林还召集城管、环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座谈协商,就如何破解工作困境、尽早实现项目投产见效等关键事项进行深入交流。同时,市政协将提升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列为民主监督和市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联动内容。监督行动中,委员们发现工程补偿不到位、阻工矛盾等问题,立即向市政府建言,分管副市长迅速调度,化解矛盾,加快建设进度。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永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污水收集管网得到全面完善,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域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冷水滩河西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一期)已顺利完工,冷水滩河东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规模项目已建成并通水试运行,有效缓解下河线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问题。
文 | 蒋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