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讯 3月24日,在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河西小学的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正在上演:孩子们手持画笔专注勾勒线条,而他们面前的电子屏幕上,AI技术正将草图实时转化为动态数字艺术作品。这是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教师团队“送教入湘西”的生动场景,标志着“长沙—大湘西网络联校项目”迈出关键一步,以AI赋能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正式落地。
AI+美育:传统技艺与数字创新的双轨融合
作为智慧教育示范校,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近年来以“AI智慧美育”为特色,构建了“传统技法+AI辅助”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在此次送教活动中,该校教师通过《未来的农场》主题课程,向芷江三校师生展示了“60%传统绘画+40%AI共创”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完成传统绘画的线条、构图与色彩训练后,借助生成式AI技术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实现人机协作的“艺术+科技”主题数字艺术设计。
“AI不是替代画笔,而是激发想象力的新工具。”清水塘第三小学美术教师向老师介绍,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在传统绘画、AI图像生成、语言指令优化等实践中,同步提升艺术素养、技术思维与跨学科表达能力。芷江河西小学五年级六班王若霏表示,AI让画“活”了起来,还能生成科技感超强的未来农场,十分神奇。
两中心协同: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新生态
本次送教活动是“长沙—大湘西网络联校项目”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帮扶的相关部署,该项目以“课程中心 + 教研中心”两轴协同驱动的模式展开。一是课程中心,借助 5G 直播技术,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将持续常态化地开放 AI 美育等特色课程,以此达成优质课程在跨区域范围内的共享。二是教研中心,学校积极构建“线上 AI 教研平台 + 线下教师访学”机制,与大湘西地区结对的三所学校形成教研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常态化开展联合教研工作。
从乡里到云端:教育帮扶向“智”升级
在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孩子们的课堂作品引人注目:未来农场被AI赋予“超能力”——稻田中穿梭着机器人农夫,忙碌而欢快的未来农场科技感十足。“我想用科技守护农场的美。”芷江河西小学五年级6班张轩维在创作笔记中写道。清水塘第三小学校长谢益林说,AI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要让大湘西孩子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条数字化起跑线上。
芷江河西小学五(6)班王若霏《未来农场》
芷江河西小学五(6)班张轩维《未来农场》
芷江河西小学五(6)班李昊林《未来农场》
据悉,2025年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将借助云端教研平台与线下访学与大湘西地区结对的三所学校开展跨区域AI主题教研活动,让更多师生受益。
随着“网络联校”的深入推进,一幅“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传统与未来交融”的教育新图景正在湖南大地徐徐展开。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无限可能,更印证了技术向善的力量——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每一粒创意的种子都值得被点亮。
文 | 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