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讯 日前,新田县文庙重修工程竣工并向公众开放,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群,在政协提案的助推下重焕生机,成为新田文化地标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新田文庙,属全省重点保护的八处文庙之一,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整体建筑呈椭圆形,面积2407.3平方米。庙院由西向东依次为:泮池、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县政协委员、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史世冬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
文庙、万寿宫、状元楼等文物古建,是新田古城重要的记忆载体,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新田文庙曾岌岌可危,亟待维修。
县政协社科文艺组组长雷湘萍对文物保护非常关注,2023年9月,她带领社科文艺组的部分委员深入文庙、万寿宫等地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调研,在县政协十届三次全会上提交了《加强新田县文庙、万寿宫区域文物古建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提案,这一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并由县领导领办。
“文物和历史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是提升城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资源。”2024年9月12日,县政协组织召开“关于加强文庙、万寿宫区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座谈会,委员们建议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不改变现状”的原则,加强对区域的文物古建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确保文物安全。
为推动提案建议的落实,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永英专题调研文庙、万寿宫修缮保护工作,并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修缮保护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田县成立文庙保护修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并整合县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为文庙修缮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经过数月的精心修缮,新田文庙重现昔日辉煌。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修葺一新,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文 | 侯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