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此次改革重点对中考中招制度进行五个方面的优化和调整。政协融媒记者邀请政协委员对《实施办法》进行了解读。
“长沙市的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深刻的变革。”长沙市政协委员、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羿莎认为,《实施办法》不仅是对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积极响应,更是破解“五唯”痼疾、重构育人生态的重要实践。
优化考试方式 落实减负提质
本次改革优化了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实施办法》提出,自2025年起,初二年级生物学、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生物学调整为开卷考试,与地理实行合堂分卷考试,两个学科根据原始分数按固定分值统一划定成绩等第,以ABCD四个等第呈现。
“过去,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陷入机械重复的学习模式,课业负担沉重,学习兴趣被压抑。”羿莎说,考试科目的“瘦身”,使得学生们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发展个性特长,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长沙市开福区政协委员、长沙市长雅中学副校长陈振华认为,本次中考改革是落实国家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刻实践,既体现了教育治理的智慧升级,更彰显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转向。
“将生地学科移出中考计分科目,实质是打破‘剧场效应’的关键举措,有效缓解了教育焦虑的系统性传导。”陈振华说,生物学和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并非简单的减负举措,而是从根本上破除“分分计较”的功利化评价惯性。这一调整精准回应了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处于认知飞跃期的八年级学生释放出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小学阶段主要是模仿,初中阶段更多是记忆,高中阶段则更注重理解。”在长沙市开福区政协委员、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教研组长曹利国看来,这次在考试方式上的调整,可以减轻学生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人工智能浪潮汹涌而来的当下,还可以适当加强对信息技术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录取机制 促进教育公平
羿莎关注到,这次改革在录取机制上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她介绍,《实施办法》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进行了优化。在横向维度上,采用“均衡分配和统筹调配”的方式,将公办优质普通高中60%的招生计划作为指标生分配到招生区域内初中学校。
简单来说,就是让优质高中的招生计划更加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初中。同时,制定新优质普通高中评定标准,适时评选一批新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也为更多高中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纵向维度上,进一步推动了“公民同招”政策。通过调整录取批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招生上实现了更加公平的竞争,引导学校从过去的“争抢生源”向“内涵发展”转变,更注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真正以实力吸引学生,形成良性竞争。
“当评价指挥棒不再指向过度竞争,家长群体的教育选择将更趋理性,教师团队得以从应试重复中解放教学创造力。这种改变将重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格局,为破解教育内卷提供制度性出口。”陈振华建议,家长需建立“全景育人”视角,结合改革趋势,着眼学生志趣特长进行规划,避免陷入“抢跑焦虑”;学生应把握政策创造的发展空间,在深度学习与多元实践中培育学科思维品质;教师团队要主动拥抱“课堂革命”,运用虚拟仿真、智慧教育平台等技术手段,将生地等学科转化为培养科学精神的鲜活载体。
调整评价体系 回归育人本质
长沙市教育局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表示,本次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的核心意义之一在于,统筹推进“双减”落地和教育质量提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推动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2025年,体育与健康分值为40分,自2026年起提高至50分,同时优化体育中考测试项目评分标准,引导学生爱体育、乐锻炼、强体魄。
羿莎认为,通过提升中考体育分值,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促进他们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是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羿莎说,通过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有志才能成功,有心才能成就,有情才能成才。”在曹利国看来,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厚植爱国爱家的情怀,通过健全人的培养,帮助学生早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对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陈振华建议,要确立3个核心坐标:一是构建支撑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二是筑牢价值观根基,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课程等载体,在青少年“拔节孕穗期”厚植家国情怀;三是发展个性化成长路径,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社团体系建设,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发展赛道。当评价体系真正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当学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真使命,培养的将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具备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创新能力和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