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开启长沙“树与城”春之旅,与城相伴  与树相依
发布时间:2025-03-2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乐游三湘四水-微信栏花.jpg


湖南政协新闻网

长沙县陶公庙   樟树:树龄800年


长沙县㮾梨街道陶公庙内有两株树龄800多年的苍劲樟树,一棵胸径达1.8米,树干部位中空,树心部位又长出一棵小樟树以及一株椤木,形成“树孙反哺,祖享孙荫”的奇观,被称为“仙人抱子”;另一棵主干被雷击仅剩不到三成,却仍然枝繁叶茂、向天而生,传说是神仙登天道路,名为“通天之路”。长沙市文旅广电局供图


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中国首次以行政法规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古树名木从此迎来了法治保护的春天。


湖南政协新闻网

麓山寺观音阁    罗汉松:树龄1740年


岳麓山麓山寺观音阁前,两棵古罗汉松对立而生。其中北侧的“六朝松”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相传为六朝(南北朝)时所植,是长沙市区最年长的古树。


遍布山水间的古树名木,被视为“绿色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300年—499年的为二级古树,100年—299年的为三级古树)。名木则‌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科学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千年古城长沙,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全市共有古树名木6194株,其中一级古树206株,二级古树458株,三级古树5330株,名木200株,古树后备资源(1980年—1999年)1069株。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石榴树:树龄110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旧址内城南古井旁,两棵形态迥异、生机蓬勃的石榴树,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青年岁月。


青年毛泽东在该校求学期间,每天“第一课”就是清早去古井旁进行冷水浴,寒冬腊月也坚持不懈,井旁的两棵石榴树默默陪伴。历经多年风雨,两棵石榴树出现了树干腐烂、树体倾斜等病症,经过专业救治和维护焕发新生。


湖南政协新闻网

开福区四方坪樟树:树龄370年


高40米、树根覆盖半径约35米,位于开福区万科半岛国际的这棵香樟树,是长沙主城区内树龄长且生命力旺盛的古香樟之一,被网友评为“最有范的古树”。


景观设计者以树冠外缘5米为轴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花盆”,以建筑为自然让路的理念,将古樟广场打造成艺术空间。


历经沧桑的古树名木,见证着长沙的历史变迁,镌刻着长沙人的回忆与乡愁。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照护下,一大批古树名木在长沙“老有所依”、焕发新生。


近年来,省政协深入开展“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调研协商,助推《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出台;持续助力生态环境改善,以委员示范带动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关注森林,共同守护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


湖南政协新闻网

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   朴树:树龄120年


塔树共生120年,是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上的一道奇观。12米高的惜字塔顶,一棵古朴树亭亭华盖,树根向下穿过塔身,扎至塔底土壤深处。长沙市文旅广电局供图


湖南政协新闻网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樟树:树龄310年


一棵诞生于康熙年间的古樟树,见证了马栏山从小村庄到文创高地的蜕变。这棵古樟树曾出现空洞、根系腐烂等症状,在马栏山政协委员工作室委员们的积极奔走救护下,古樟树重焕生机,成为国内首个“元宇宙·树IP”中“芒果星空树”原型,吸引许多年轻人进入“古树连接星空”的虚拟社交音乐空间。


古树守古城,古城护古树,与古树相依相惜,是属于古城长沙的极致浪漫。在千百年中沉淀出独特气质的古树名木,如今正成为长沙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旅品牌。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勃发、生机盎然之季,一起来一场探寻“树与城共生密码”的春之旅。


文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图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付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