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从创业者到“筑巢人”,胡治国回湘引产业链、筑科创港
发布时间:2025-03-2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校友回湘-1920-1080.jpg


走进桃江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由第九届桃江县政协委员、广西国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治国投资建设。“我是桃江人,出去打拼近20年,家乡的发展步伐很快。回乡创业,一方面是落叶归根,另一方面是在国家产业建设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在‘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的感召下,这个项目正好契合国家政策和企业发展需求。”胡治国说。


该产业园是桃江高新区以“园中园”方式建设打造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目前已建成高阶光学镜头和消费类电子触摸显示屏幕总成2条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光电光学产业发展集群。


湖南政协新闻网

胡治国(前左)在介绍产业园情况。受访者供图


辗转多个行业找到创业方向


1993年,胡治国考入株洲冶金工业学校(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就读于粉末冶金热处理专业。回想起校园生活,胡治国说:“学校是我走出农村、走到城市的第一个平台,在这里接触到了宽广的社会,既新鲜又有挑战。在学校的4年是我人生最珍贵的4年,基本奠定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


毕业后,胡治国在史志办编过年鉴,在房地产公司做过项目开发,辗转株洲、长沙、北京、成都等地。在他看来,这么“折腾”是为了寻找真正适合自己人生的平台和方向,“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做大事,我想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于是选择了创业”。


胡治国瞄准了城市仓储物流行业,他带着积蓄,奔赴广西南宁。彼时的南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城市的扩张,仓储物流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增长。”胡治国用自有资金租地建仓储,凭借着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将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2010年,胡治国创立广西国辰投资有限公司后,涉及房地产投资开发、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金融投资等领域,并荣获广西十大“民营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


在创业过程中,胡治国始终坚持“不融资、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的原则,“企业虽然发展得相对慢一点,但是发展一直很稳健”。


应对变化带领园区转型发展


家乡的发展变化,让胡治国看好家乡的前景。


经过3年的考察与筹备,2019年,胡治国决定投资6亿多元在家乡桃江建设产业园,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引进产业集群。


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是桃江县委、县政府在2019年全球湘商大会和“沪洽周”现场签约的重大项目,是益阳市唯一一家由社会资本自主建设厂房、自主招商和运营的项目。


“我希望通过这个产业园,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桃江,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胡治国说。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产业园建设初期,疫情突如其来,国际贸易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导致原计划引进的手机产业链项目陷入停滞。


“项目要落地、企业要发展,受外部的资源因素影响大,形势倒逼我们转型。”胡治国回忆,当时桃江县委、县政府和高新区等各方都非常重视产业园的发展,在疫情之下为园区重新规划定位、找准发展路子,与园区工作人员一同招商、协调资源,为园区转型发展创造条件。


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后,胡治国重新调整了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做文章。


“未来万物互联的年代,离不开对信息的采集及处理,以人的五官为例,通过眼睛收集和处理的信息约占我们获取信息总量的60~70%,光电光学领域大有可为。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在桃江周边半小时至1个小时的范围内,有做电容件、声学、PCB面板的产业集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认识到桃江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必须与周边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我们确定打造以光电光学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园区。”胡治国说。


最终,园区通过引进博明英光学等为代表的高阶光学科技企业,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聚集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模式,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目前,产业园已成功聚集27 家企业,形成了高阶光学镜头、触摸显示屏幕总成2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打造高速直流无刷电机产业链。2024年,产业园的年总产值突破6亿元,完成税收1020万元,为当地创造了千余个就业岗位。2025年预计年总产值达到10亿元,税收在1500万元以上。


打造校友回湘投资兴业科创港


株洲清水塘是新中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辉煌记忆与时代转型的历史责任。


如今,清水塘片区成为株洲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为共筑清水塘科创高地,胡治国回到曾经读书的这片土地,为“校友回湘”促发展的株洲篇章添砖加瓦。


“通过园区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原来很多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于是我想打造一个产业科创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胡治国介绍,公司与株洲市石峰区政府、清水塘投资集团、湖南工业大学携手,打造“株洲清水塘·湖南工业大学科创港”,旨在整合产业资源、汇聚校友力量,切实推动“校友回湘”。


按计划,科创港将于今年6月挂牌开园。


2024年“校友回湘”大会发布了“校友回湘”成果榜单,在招商引资成果榜、招才引智成果榜、科研转化成果榜、捐赠成果榜上,湖南工业大学均榜上有名。


“湖南工业大学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众多优秀的校友,希望通过科创港的建设,以此为支点,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校友打造一个回湘投资兴业的平台,推动更多校友项目回归湖南、扎根株洲,打造一个‘校友回湘’的示范平台。”胡治国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彭叮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