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
常德政协委员联动各方同心履职,护佑西洞庭湿地
发布时间:2025-03-20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3月18日,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东方白鹳振翅掠过湖面,中华秋沙鸭悠闲漫步……谁能想到,这片如今碧水连天、鸟鸣鱼跃的湿地,几年前还面临着杨树侵占、水质波动、生态失衡的困境。在这场“湿地重生记”的背后,是常德市政协连续多年助力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修复的实际行动。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2023年,常德市政协通过整合西洞庭区域内部分乡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力量,联合部分市县政协委员,成立了市政协“洞庭湿地卫士”委员工作室。


此后,30多名市、县政协委员联合汉寿县检察院,在保护区内设立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开展生态普法宣传100多次。同时,与湿地管护员组成巡查队,积极开展委员“三查”行动,年均巡护里程超1万公里,三汊障等重点区域的一批人工养殖鱼池矮堤被摧毁,养殖鱼池全面退出。


在沅南垸片区,委员的民主监督建议书促成了一场“治水革命”。针对断面水质总磷超标问题,委员工作室提出“农村改厕+河湖联通+黑臭水体整治”综合治理模式,推动建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清理河湖垃圾上万吨。2024年,该片区23个监测点水质优良率从34.8%跃升至91.3%。“连十几年没见的鱼现在都回来了!”村民们指着家门口的生态沟渠高兴地说。


在委员们的参与助推下,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2万亩,恢复水生植被2.25万亩,清除杨树再生萌苗1000万株,67处砂石码头彻底关闭,37个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保护区内12.2万亩退化湿地重现生机。


“以前总觉得环保是政府的事,现在周边的村民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有些村民的微信头像还换成了自已拍到的珍稀鸟类。”委员们笑着说。


据监测,去年冬天,整个洞庭湖成为45.85万只候鸟的越冬地,再创历史新高。在西洞庭湖一望无际的湿地中,成千上万只候鸟翩翩起舞,也形成了约1公里长的候鸟带。对此,“洞庭湿地卫士”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这一“天然课堂”优势,联合湿地宣教中心,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研学,参观鸟类标本,通过望远镜观察水鸟形态和行为活动,用画笔记录鸟类身影,把环保理念带进千家万户。


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护”,西洞庭湖的变迁印证着政协力量。当春日的暖阳洒在万亩新生湿地上,委员们又踏上了巡湖路。


文 | 余泳东 何加贝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